“买房补贴50%”、“五折购房”,这种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五年前发生在贵州盘县。在一个名为“圆你购房梦”公益项目的吸引下,当地人以高于市场价22%的价格购买了公益住房。然而,几年过去,他们的购房梦不仅没有实现,反而陷入了一场难以摆脱的噩梦之中。
2015年,贵州省扶贫基金会与贵州恒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公益补贴项目,凡符合条件者在指定小区购房即可获总房款50%的置业补贴,补贴分20年,每月返还。
表面上看,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穷人只需负担一半的房款,便能购置新房。房企能快速回笼资金,消化库存,地方经济得到发展,因而该项目当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站台支持。在贵州扶贫基金会信誉和政府公信力的双面加持下,尽管收入不高,许多人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购房大军。
可惜,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由于房企经营困难,补贴发放了一年半之后,戛然而止。这让购房者措手不及。很多人都是依靠每月的补贴配合偿还房贷,补贴一停,房贷无法负担,房屋面临被银行拍卖的风险。
陷入困境的业主多方维权,去年6月份,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此事。同年9月,地方政府部门组织协调,终止之前的补贴协议,由房企按350元/㎡标准对置业补贴户进行一次性补贴,且扣除已领取的补贴金额。由于该补偿价不仅与原有补贴金额相差巨大,也低于购房时的差价,业主们不愿接受,维权停滞不前,僵局持续到现在。
一个曾号称帮人圆梦的公益扶贫项目,变成了坑人不眨眼的“骗局”,购房者的信任不仅被彻底辜负,还因此蒙受巨大的损失,项目发起者——贵州扶贫基金会难辞其咎。
购房者大都为三四线城市的低收入人群,经济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不高,如果没有基金会的深度参与、卖力吆喝,他们也不会贸然相信房企画的“半价”的大饼,将全部身家押上去。基金会与房企捆绑合作,不顾风险、不计后果地忽悠穷人,不仅明显违反了法律规定,也严重违背了自身宗旨,背离了慈善的初心。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早有规定,公益组织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基金会不得资助以营利为目的开展的活动等。而贵州扶贫基金会的此番操作,有着明显的商业意图和商业考量。
按照双方2015年签订的合作协议,基金会以自身的公信力作为筹码,吸引穷人高价购房。房企将20%的房款(约3600万元)捐赠给基金会。基金会再将这笔钱借给房企,收取的利息,一部分作为补贴款返给购房者,一部分进入自己的腰包——每月可获得7.5万元的结余,每年积累的资金达90万元。20年后,3600万元的本金将收归基金会,不仅稳赚不赔,还无本万利。
这样一来,基金会既挣得了扶贫的名声,又闷声不响地赚了大钱。类似的公益项目捆绑房产销售的形式,在全国多地出现过,也不约而同地爆雷,补贴中断,购房者求助无门,吞下血泪。有的地方甚至明确发布公告指出,“买房返还补贴”是一种违法的房屋促销模式,存在巨大风险与隐患。
按理说,这其中的风险不难识别。这个游戏要运转下去,取决于房企的资金实力。一旦资金链条断裂,整个游戏就会崩盘。在房地产政策风云变幻的今天,很少有房企具备这样的实力和底气。
一些房企为了回笼资金,不管有没有足够的资本,都愿意赌上一把,哪怕违规也不在乎。可基金会为何要跟着冒险,而且一赌就是二十年,他们哪来的对房企的信心,难道就没有想过其中的风险隐患,没有想过房企违约的后果?
说到底,还是定位出了问题。贵州扶贫基金会与其说是做慈善,不如说是在披着公益的外衣做生意。比起非盈利的公益组织,更像是一个商业市场的投资者或投机者。
做慈善即便要自我造血,也得规规矩矩,对于财产的使用要符合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要符合慈善的宗旨。做生意则是另一套逻辑,一切以“组织”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为目标,而要逐利就要承担风险,有赚有亏很正常。更何况亏的不是自己,是别人。
相对于购房者欲哭无泪,生活停摆,维权陷入泥潭,贵州扶贫基金会作为始作俑者,得到的惩罚仅仅是警告的行政处罚,相比之下,代价太轻。业主固然可以起诉扶贫基金会来寻求救济,但漫长的司法过程、不确定的司法结果,会让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挣扎,艰难度日。
这些人所希望的,不过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购买一套住房,拥有一个安定的家。这样普通的愿望,不应该被如此残酷地忽悠和戏弄,而且还是在扶贫、公益帮扶的名义下。
无论是出于对购房者的帮扶,还是出于弥补自身受损信誉的考虑,基金会都要拿出应有的担当,积极响应购房者的诉求。事到如今,此事可能超出了基金会的解决范围。希望政府部门继续介入,房企和基金会都拿出最大的诚意,协商出一个妥善的方案,尽量减少购房者的损失。
而要让类似事情不再上演,除了公益组织要加强自律,约束赚钱冲动外,地方政府也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保持清醒,清除隐患,不要再被轻易忽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