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0|回复: 9

[转帖] 农村人容不下归乡大学生必付出惨重代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村人是重视教育的,曾经有标语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但是农村人之所以重视教育,是为了不做农村人。

    他们言谈之中对大城市向往,对农村劳作鄙视,经常谈论某某在上海买房了,人家谁谁在大企业工作了。

    等等。

    农村人教育自己的孩子也经常会找榜样,你看某某考了99分,谁家的孩子成绩好,之类。

    大学也是农村人思维中的一个高点,而且几乎是他们意识中的一个终极目标。

    上大学很风光,很骄傲。

    谁家出了一个大学生了,很牛。

    但是,他们内心中是看不起大学生的,之所以吹捧大学生是因为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赚钱多。

    所以本质上,他们对大学生的赞誉还是基于经济思维的,是以赚钱多少为导向的。

    所以大学生能赚钱,那就是牛,不能赚钱,就被鄙视。

    如果大学生都不能赚钱,那大家就会说大学生还不如小学生。

    所以农村人说大学生牛不是因为你是大学生,而且觉得你有可能赚钱。

    一旦你不能赚钱,而你又是大学生,那就会被他们言谈之中贬低到一无是处。

    他们宣传大学生好,就是为了鼓励下一代向城市进军,离开农村去为他们谋取地位和利益。

    而归乡大学生呢?

    他们没能在大城市立足,就犯了农村人的忌讳了,觉得丢人了,在外面混不下去,回到乡村和大众抢生存空间。

    所以他们是鄙视的,而且还要背地里说三道四。

    本质上就是容不下归乡大学生。

    何其可笑!这就是现实版的叶公好龙。

    他们尊敬的不是大学生,而是名誉钱财和地位。

    他们以为大学生是自己花钱就培养出来的,一说起来,就谁谁家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了。

    这意思很明显,功劳是那个出钱的人的,是一笔好的买卖。

    而大学生呢?他们不觉得你有什么功劳和本事,因为你是靠着钱才上的大学,而且你最终也要靠赚钱多少来检验,和他们是同等地位的。

    所以大学生再大,也是学生,其实没人当你回事。

    农村人本质上就是土皇帝,你大学生就是他们种的庄家,偶尔有一两个长了果子的,他们是要摘了吃的而且感谢自己的劳动,会把果树当回事吗?

    农村人不知道的是,大学生和他们的不同,是生命境界的两个层次。

    只不过大学生在农村是稀少的,所以没有形成气候和环境的能力,就被环境所约束着,所以让人看出了弱点,从而不以为然。

    农村人的土皇帝思维,是没有谦卑之心的,对学问多于自己的,不会顶礼膜拜。

    他们认识中的能人是什么人呢?

    是衣着光鲜,夸夸其谈的人,是财大气粗的人。

    而归乡大学生往往是低调少言的,所谓的满瓶不响,他们也没有必要去宣扬自己。

    但是这就让农村人觉得你学傻了,学废了,背后甚至当面的鄙视。

    他们已经分享了农村的土地和资源,所以希望下一代都出去打工,不要来和他们竞争,而且要去外面挣钱输入这一潭死水。

    都是打的如意算盘,却没有一点廉耻和智慧。

    农村人容不下归乡大学生必付出惨重代价!

    一般人被鄙视不能赚钱就怒了,我出去赚钱给你看,最后再用钱打到你脸上。

    这就是中计了,年轻人就喜欢中这样的计,消耗了自己的力量,贡献给集体财富,大家都乐观其成。

    但是大学生的高贵和智慧让他们不能如此。

    但是大学生也绝不会懦弱没有反击!

    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大学生的反击你以为会拿钱砸你们脸,让你们痛并爽吗?

    不是的,他会抛弃你们。

    不是他脱离了农村,而是你们要排挤他出去。

    最终他不会选择再带领你们前进。

    大学生是道路,是农村转变前进的道路,是宽广光明的大道。

    但是农村人看不出他的价值,就像拿人参去榨汁然后觉得不好喝一样。

    他们应该做的,是承认自己不如大学生,低伏膜拜,让大学生登上宝座,带领他们。

    但是他们没有,他们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断,丝毫不为自己的低级恶俗而羞愧。

    是的,他们在意钱,的确最终会得到钱,但是他们失去和永远得不到的,他们也不会知晓。

    我是没钱的返乡大学生,今天我写了一句话,背后嚼舌根,早晚掉粪坑。

    也许当这些人都死去多年,我的文章和话语还在世界上流传。

    我无需证明和表现,但尊严和价值自会彰显!
发表于 2019-11-17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穷二年洋三年忘了爹和娘,这是当年批评17年白专道路的套路。
发表于 2019-11-1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发表于 2019-11-1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杭州136 于 2019-11-17 21:26 编辑

阳春白雪动听是动听的,只是不接地气,说服不了谁的。社会上绝大部分人,都是懂得“人往高处走”的道理的。
主帖这样,能看得这么透彻的人,也应该有这样的觉悟了,他可以自己逆行到农村去发挥才能,身教的效果远远好过言传,自己带一个头,比说破喉咙都有用。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1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136 发表于 2019-11-17 21:13
阳春白雪动听是动听的,只是不接地气,说服不了谁的。社会上绝大部分人,都是懂得“人往高处走”的道理的。 ...

逆行,这个词用的好。新生事物刚刚开始,总是“逆行”的,但新生事物又是不可战胜的。正如农村集体化相对于实行了几千年的一家一户单干,就是新生事物,就是伟大的创举。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1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把“逆行”叫做“反潮流”。我们就是要敢于反潮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发表于 2019-11-1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出农民怎么容不下大学生的,只知道在说让大学生回村务农,中国现在恐怕不具备这个条件,大学生务农是浪费人才,等城市化差不多的时候,农村的人口不多的时候,一个人可以种很多地,具备机械化的时候,才可以提倡大学生回村务农。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1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柴旦人 发表于 2019-11-18 10:58
看不出农民怎么容不下大学生的,只知道在说让大学生回村务农,中国现在恐怕不具备这个条件,大学生务农是浪 ...

大学生回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农村有机化,为组织农民共富创造条件。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1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夜难眠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0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化,科学化,面对分散的土地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这说明,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08:14 来自手机
  我认为:判断包产到户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或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至少应有以下几个判据:第一、中国农村经济是发展还是倒退了?第二、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第三、中国农民的主人翁政治地位是巩固还是被破坏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农村经过强力推行包产到户改革的三十多年实践,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们可做一些基本分析。    (1)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推行包产到户的头几年,由于迎合和迁就了一部分农民中的小农经济意识,农民个体经营耕作有一定积极性,使农村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农民个体经营与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根本矛盾无法解决,农民小块土地个体经营不仅无法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大规模耕作,而且原来人民公社集体创建的大量水利基础设施也无法利用甚至被破坏,农村很快出现贫富分化,大批农民流入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农村土地或者荒废无人耕种,或者由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勉强维持,或者流转到少数大户或外来资本家手中形成资本主义农庄。现在,包括粮食的许多农产品已不得不依靠进口。    (2)农民生活情况。谈到包产到户三十多年后的农民生活情况,不得不归结为亿万农民工及其留守家庭的生活情况,主流媒体常宣传农民工到城市打工一个月挣的钱比农村地里干一年挣的钱还多,也宣传有的农民工用打工挣的钱在农村盖的一些看样子还不错的房子,以说明现在农民生活提高了。但他们往往掩盖了农民工生活最严酷悲惨的另一面:且不说农民工在城里作为帘价劳动力被中外资本家残醋剥削欺压的艰辛,就是这种农民在城里打工、家庭留守农村的长期妻离子散悲惨困境,可能也是世界都少见的。农民工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造成身心的伤害是难以言语表述的,为什么留守儿童流浪冻死、自杀、女童被凌辱的事件层出不穷?农村教育条件至今非常差,即使在农村上学的留守儿童,也普遍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少数跟父母流入城市的流动儿童,也很难得到起码公平的受教育条件。三十多年的农民工已开始进入农二代,这种长期妻离子散的惨景仍然看不到解决的前景,这难道不就是包产到户造成的恶果吗?    (3)农民政治地位的情况。农民在毛泽东时代是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的社员,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所依靠劳动人民的重要基础。但今天离开了土地的农民工已经实实在在沦为中外资本家残酷剥削与压榨的廉价劳动力!这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铁的事实!这也是推行包产到户产生的最严重的恶果之一,共产党自己把所依靠的劳动人民推给资本家剥削压榨,怎么能称为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成功探索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2-1 19:50 , Processed in 0.62012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