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溪老塬 于 2020-1-24 20:34 编辑
“钱塘湖”和“白沙堤” 2、钱塘湖湖堤的位置 3、白居易的诗中称湖堤为白沙堤
“钱塘湖”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现代西湖起初叫“钱塘湖”,文献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最早向世人介绍了钱塘湖。 那么,“钱塘湖”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阙维民先生根据《旧唐书》等典籍记载的唐代杭州的几次海溢,认为自唐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后,杭州的海溢记载显示出递减的程度。他分析:“西湖与钱塘江的最后隔绝,真正成为淡水湖的年代,可能在唐大历年间(766—779年)。” 这个时间估计是很准确的。① 在唐代,曾到浙东浙西游历山水的唐代诗人不下四百位,他们留下了千百首呤颂浙江山水的诗歌,这些诗人前往浙东浙西唐诗之路之前几乎都要在杭州中转,从大数据角度分析诗人们留下的杭州诗篇可以发现: 以白居易治理钱塘湖的时间为界,在白居易之前留下有关杭州的诗篇的诗人有初唐的宋之问,盛唐的孟浩然,王昌龄,崔颢,李白等,他们诗篇描写的杭州内容是富春江,钱江潮,天竺山,灵隐寺,没有杭州“钱塘湖”的内容。② 从白居易仕杭开始,“钱塘湖”在唐诗中出现了。写诗表现“钱塘湖”的诗人有中唐的白居易,李紳,晩唐的李郢,张祜,齐己等。如张祜《题杭州孤山寺》“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李郢 《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 等。这表明“钱塘湖”在中唐时形成,在这之前“钱塘湖”还不存在,所以中唐以前的唐诗中没有“钱塘湖”的内容。② 唐代长庆年间当白居易在杭州以巨大的热情歌咏着“钱塘湖”时,遥远北方一位古稀之年的诗人托人为白居易带来了一首诗,杨巨源的这首诗对钱塘湖的形成时间作出了很好的佐证。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③ 杨巨源生于755年,他年轻时游历过杭州,他的20至29岁(774-783年)正是唐代大历建中年间(766-783年)。那时的杭州没有给他留下“钱塘湖”的印象,却给他留下了江潮的记忆。因此他的诗描述了和白居易的“钱塘湖”全然不同的景象。他的诗称“灵隐”寺为“江边寺”,可以从灵隐寺的“东楼看海门”。说明大历建中年间时钱塘江江道还直抵灵隐山,“钱塘湖”当时还是钱塘江江道的一部分。 更早时候的崔颢有诗《游天竺寺》,诗里的“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称天竺寺山下临水山岩为“江岫”。再上推到初唐,宋之问《灵隐寺》诗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句,形容那时的潮水很大,可以直达灵隐②。这些诗人对当时浙江和灵隐山的描述和南北朝《水经注》的描述是一致的。《水经注》载“浙江又东径灵隐山”,④那时的江道就在灵隐山脚。 钱塘湖是在唐代大历建中年间从浙江江道演变而成的。 注释: ① 阙维民《钱塘湖白堤与西湖白堤》 杭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二期 ② 《西湖诗词选》 浙江文艺出版社和《全唐诗》 ③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咸淳临安志卷之三十一 ④ 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