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02|回复: 4

[其他] 【专家报告】环杭州湾湾区的今天, 就是全球发展的明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7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00161732 于 2017-11-7 19:16 编辑

作者:徐苏涛,现任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长三角区域总监及宁波公司总经理,兼任全国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专家、企业独立董事、高校特聘研究员、政府公共政策顾问等,为宁波市十五届人大代表,主要从事区域、产业、企业从事“三位一体”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共政策研究及基础理论研究,近期致力于从新经济视角及其文化逻辑研究环杭州湾湾区战略转型与跨越发展。


环杭州湾湾区的今天, 就是全球发展的明天


编者按:近几年湾区经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环杭州湾湾区备受瞩目。长城战略咨询副总徐苏涛长期关注长三角区域战略研究及公共政策研究,先后就宁波、上海、绍兴、舟山、杭州、嘉兴等城市发展撰文。

他认为,新经济活力、新科技高度、新文化厚度,需成为环杭州湾湾区在第二个四十年进一步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着力点。



究竟如何看待湾区经济



现在关于“湾区经济”的研究似乎已成为区域经济、区域战略等研究咨询领域的显学。但我认为,湾区经济既不能简单的庸俗化,更不能复杂的神秘化。

整体而言,湾区经济是“跨区域一体化”与“最具活力经济体”在空间上的结合,代表一个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创新轴心和发展策源地。进一步而言,可以用“一大生态、两化互动、三位一体、四阶文明、五种能力”去阐述去认识。

所谓“一大生态”,就是在跨区域这种更大尺度、更大范围的地区创新生态,回答的是各类城市、创新主体、资源要素等如何开放创新、共生共荣、跨界融合、包容增长、协同发展;

所谓“两化互动”,就是经济全球化进入创新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跨区域一体化,而在抢占创新全球化制高点、主动权、主导权过程中,一个城市、地区或国家必须强调跨区域一体化的后台支撑作用;

所谓“三位一体”,就是工商是活力、科技是高度、人文是厚度,最高段位的湾区经济一定是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的结合;

所谓“四阶文明”,核心是强调这个湾区是否经历了完整的文明发育,从农业文明、商业文明、工业文明到创新文明,经历的越完整就能够走得更远,但要避免包袱过重或惯性过大;

所谓“五种能力”,就是思想原创能力、创新迭代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产业生成能力、制度演化能力,以及这五种能力的有机结合与匹配。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鼓吹在全球范围由中国人或者华人参与的三大湾区,即旧金山湾区、环杭州湾湾区、粤港澳湾区,才是未来真正能够改变世界、影响全球的三大湾区。

目前,旧金山湾区虽然发展阶段最高,但文化底蕴不足、文化厚度不够;粤港澳湾区呼声很高,只有“粤”中的深圳的发展最值得推崇,其他地方都在走下坡路,但仍有较大提升和发展空间;环杭州湾湾区虽然还没有真正有机结合在一起,但有可能是最有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的湾区经济体。


空间版图里的文化族谱



现在关于环杭州湾湾区,当然也有叫杭州湾湾区、沪杭甬湾区的,主要涉及上海、杭州、宁波以及嘉兴、绍兴、舟山六个城市。过去有句话叫做“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环杭州湾湾区的今天就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明天”。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以上六个城市所占的国土面积以及人口数量几乎微乎其微,但创造的GDP和税收保持在高位。更重要的是,这个地区经历了从农业文敏、商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创新文明最完整的发育,尤其是在人文的厚度激发了工商的活力,并有望在完成资本积累后的发展阶段在科技上达到新高度。

我一直以为未来真正统治中国的主流思想,不再是我们黄河下游的儒家文化,而是长江下游的浙东文化,尤其是心学。“黄河”虽然是“河”,但根植黄土,孕育的是农业文明;“长江”虽然是“江”,但源远流长,代表的是新时代的普适价值,更加契合新经济与创新文明。

在嘉兴篇里,我说最近有个初步感受,上海近似代表的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其代表性的便是海派文化,将陆权国家的保守与海权国家的开放相结合;

杭州近似代表的是中国南北方文化融合的产业,其代表性的便是平台经济的出现,将北方的做局与南方的做事相结合;

宁波近似代表的是古今文化融合的产物,其代表性的便是承前启后的心学,从强调整体到强调个体;

而如果把绍兴看成是越文化的源头与代表,苏州是吴文化的源头和代表,那么嘉兴几乎就可以理解成吴越文化的要冲。

正是吴越文化在这几个城市内,历经这种东西、南北、古今、中外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不但出现了浙东学派,还有心学这么一个高峰,后来衍生出了海派文化,目前甚至出新了新的端倪。

应该说,正是在文化上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工商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发展,才确保了这个湾区的活力、高度与厚度,才使得这个湾区最有希望和前途。



六城的主要矛盾及方向



在《上海如何在新经济面前实现逆袭发展与战略突围?》一文中,以为未来上海作为一个老牌的工业基地需要回答如何在科技日新月异、产业大破大立的新经济大潮中华丽转身;并建议未来发展动力是高端创业带动前沿创新,发展途径则是金融资本 国际化的开放经济,而开放型创新经济便是上海最大的方向、最大的路径、乃至最大的政治。

在《杭州究竟如何成为真正的新一线城市?》一文中,以为杭州虽然借助新经济已然实现弯道超车,但须正视过去究竟如何发展起来的、审慎应对未来产业及创业版图演进;并建议只有以跨界融合强化高新产业根基、以开放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高端创业释放创新活力能力、以国际合作强化全球资源配置、以新型政府提升组织动员能力,才能谋求未来二十年发展模式快速迭代。

在《宁波的重要使命是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一文中,以为宁波这些年的探索蕴含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四十年的发展经验、第二个四十年的发展方向,以及背后的文化逻辑;并建议将全面构建开放型创新经济作为城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将全面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作为打造国际港口名城着力点与突破口、将打造国际化移民型创业城市作为宁波实现战略赶超的重要动力、将全面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作为宁波跨越式发展的主攻方向、将从内到外的开放创新发展格局作为“名城名都”建设发展的核心载体、将阳明心学作为重建东方文明之都的思想文化内核。

在《绍兴如何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车?》一文中,以为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基本上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与自身的人文底蕴不相匹配;并建议营生态——从产业根基中来到创新生态中去、搭平台——强调科技产业新城人文融合发展、优路径——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路径、抓流量——培育壮大发展新型企业发展梯队、提能力——全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与配置能力,是绍兴以创新驱动全面加速弯道超车的基本逻辑。

在《嘉兴如何从“傍大款”到“争上位”?》一文中,以为嘉兴的发展不能局限在锁定、锚定于上海,而是借势发展趟出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并建议重点通过跨区域创业、跨区域科技金融、跨区域技术转移、跨区域科技合作、跨区域产业转移、跨区域开发园区、跨区域枢纽组织等高端链接,促进更多创新资源、产业要素等在嘉兴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舟山如何从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到创新创业活力迸发?》一文中,以为舟山自成为新区以来,虽然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但没有充分把各种政策或牌子用起来;并建议舟山既要通过国家级高新区搞好创新创业生态,又要借助浙东南示范区强调制度创新,坚持走新经济发展道路与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以制度创新抓住新一轮创新全球化红利。



四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环杭州湾湾区主要城市既需要总结改革开放第一个四十年的发展经验,又需要反思存在的问题,进而谋求引领改革开放第二个四十年的发展,代表中国新一轮发展的发展方向。

应该说,环杭州湾湾区在整体上,代表的是中国民营经济、市场经济、开放经济的发源地与前沿阵地。

在这里,最重要的不是依靠大国企的发展模式,也不是资源垄断的发展模式,更多的是由从创业经济到民营经济、从市场经济到生态经济、从外向经济到开放经济等所构成的活力经济。

这其中,民营强调的是个体,创业强调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资源配置效率,生态强调的是政、产、学、研等共生共荣而不是自上而下;外向经济的是出口导向,开放经济强调的全球资源配置。正是独特的区域文化根基,决定了环杭州湾湾区在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但与此同时,也要从不同层面审慎反思:从企业层面来讲,以前只要吃苦耐劳、善于抓商机、搞搞产品创新都能发家致富,但现在如果没有真刀真枪的应硬科技、厚创新就很生存和发展;从产业层面来讲,靠围海造田、划地成园、手工作坊、规模制造、招商引资、出口加工的时代已经过时了,转而以生态建设提升现代生产方式与组织方式;在体制机制创新层面,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配置效率的贡献加速边际递减,市场经济长期活力的根本在于创新创业活力。

未来环杭州湾湾区主要城市只有放下商业精明过犹不及的包袱,把对全球化、新经济的灵敏潜质爆发出来,从思想观念、发展战略、组织方式、政策体系上做全面的反思与战略调整,全面探索发展开放创新之路,才能有更大的格局、空间、希望和未来,才能持续引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



“中国经验”全球价值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大的成功经验在于体制外增量培育盘活带动体制内增量改革;那么,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以浙东地区为代表的地区,率先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而“先富起来”。

核心是强调每个人的、企业家的主体地位(独立人格),通过产权改革形成具有自生能力的微观基础;以及强调“经世致用”的商业伦理,也就是利用商业手段解决发展问题。

而在工业经济向新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提升创业层级、创新段位进一步激发活力。核心是在商业文明与生俱来的灵敏,能够把握商机、具有较强的洞见能力;以及心学强调的知行合一,边想、边看、边干。

更进一步来讲,环杭州湾地区之所以代表着“中国故事”的“中国经验”,核心在于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土壤。这个土壤便是源自吴越文化,成型于浙东文化,将继往开来于阳明心学,所形成的区域文化。

无论是浙东学派所主张的利己利私、工商皆本、民富先于国富、利义观,还是心学中蕴含的一套强调个体、激发个性、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及伦理体系,不但使得中国在意识形态上淡化与主流国家的冲突,还能站在新经济发展的高度,从现代意义、当代精神与全球价值等,成为全球新经济新文化的引领者。

当前,全球进入创新全球化发展新阶段,中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时期,无论是中国的创新发展还是全球的新增长方式,都需要新模式新机制新文化的引领。

在这个过程中,环杭州湾湾区需要更加志高存远,进一步把新经济、新科技和新文化结合,从工商活力、科技高度、文化厚度到新经济活力、新科技高度、新文化厚度,以文化自信加速文化输出,把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经验逐步推广到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近似代表的是中国南北方文化融合的产业,其代表性的便是平台经济的出现,将北方的做局与南方的做事相结合;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杭州究竟如何成为真正的新一线城市?》一文中,以为杭州虽然借助新经济已然实现弯道超车,但须正视过去究竟如何发展起来的、审慎应对未来产业及创业版图演进;并建议只有以跨界融合强化高新产业根基、以开放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高端创业释放创新活力能力、以国际合作强化全球资源配置、以新型政府提升组织动员能力,才能谋求未来二十年发展模式快速迭代。
发表于 2017-11-8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仍然任重道远。
发表于 2017-11-8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东西确实是最宝贵的优势和财产,比那些政策要强100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6 22:20 , Processed in 0.1647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