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瞿秋白与杭州板桥路
2017-10-27
瞿秋白烈士
瞿秋白夫妻和女儿
瞿秋白和杨之华
杭州闹市区的板桥路,是一条闹中取静的马路,它位于市井辐辏的龙翔桥商业街区,但却开店不多。因其幽静宁谧,且离西湖又近,堪称杭城高尚地段。但其短短的、窄窄的,故在杭城交通路网系统中算是一条小马路。然而,就是这条小小的马路,上世纪20年代,却两次承载了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革命足迹。
1923年6月下旬到7月下旬
瞿秋白入住板桥路
1923年6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没几天,瞿秋白来到杭州,入住板桥路岳王村他的四伯父瞿世琥家,与大妹妹瞿轶群、三弟瞿景白、五弟瞿坚白短暂团聚。
瞿世琥是江苏常州人,中式贡生,清末曾在浙江的桐乡、山阴、常山、长兴等地当过知县、知府衔升用同知等官职,民国后,又先后出任江苏的泰兴、丹阳两县知事。他其实是瞿秋白祖父瞿廷仪的长子,照排应是瞿秋白的大伯父,只是因为父亲瞿廷仪弟弟的三个儿子比他年长,故他在家族中排行老四,瞿秋白等下一辈自然称他为“四伯父”了。1915年2月,瞿秋白母亲不堪困苦自杀。5年后,他父亲瞿世玮贫病交加,实在难以持家,只好打发长女瞿轶群带着三子瞿景白、五子瞿坚白,到杭州投奔大哥瞿世琥。瞿世琥待弟弟的三个孩子视若己出。其时,这三个孩子的大哥瞿秋白刚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新闻特派员,正好要从北京动身去莫斯科,去完成两报指派的考察苏联十月革命后社会实况的任务。
瞿世琥家所在的板桥路,是1914年开发的。此路是民国肇始,新生的杭州政府拆除清朝军队的旗营而修建的,它南起仁和路,北至学士路,总长302米,宽不过8米。由于此路北首原来有一座跨越浣纱河的石桥,人称“板桥”,因此该路建成后,被定名为板桥路。有了路,两边自然会开发出房产。当时,西风东渐,江浙城市里中西合璧式的石库门弄堂公寓风行一时,于是,以一开间两层楼为特点的新式里弄“岳王村”、“五福里”,便在新建的板桥路两旁应运而生。如今岳王村已经湮灭,而五福里倒有幸在历次城市改造中保存下来,成为当下杭城不可多得的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群落的实证。曾经为官既久已有归隐打算的瞿秋白四伯父瞿世琥,当时选择在杭州安家,他在岳王村一落成就买了房,安下家。
1923年6月,是瞿秋白短暂而光辉的革命人生中的重要月份。
月初,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他经李大钊介绍,出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上海大学是当时国共合作的产物,校长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校务长却是共产党人邓中夏,系主任和教员中,有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向警予、萧楚女、陈望道、蒋光慈、施存统等中共人物,李大钊又安排瞿秋白当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因此,该校领导权实际上是操控在共产党人手里的,旨在利用该校培养党的有生力量。
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两年前(1921年)的5月在苏联由张太雷介绍入党的瞿秋白,不仅出席了这次大会,而且还担负了大会重要文件——党的纲领草案的起草工作。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继任委员长,瞿秋白被推任为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中共三大结束后,瞿秋白即去上海,向上海大学校务长邓中夏报了到,由于正值暑假,瞿秋白便来杭州看望亲人。
2 向中共杭州小组的同志们传达中共三大精神
瞿秋白是在端午节刚过没几天,来到板桥路岳王村四伯父瞿世琥家的。在此已经寄居3年的大妹妹瞿轶群,57年后在《回忆我的哥哥瞿秋白》一文中说,其时,四伯父已经“弃官回家了”,哥哥瞿秋白“他从苏联回来已有一段时间了”。“见到亲人,我是多么高兴啊!我发现他变了,他穿着西服,态度沉静,显得严肃,不像过去那样好说好动。他很少外出,只到烟霞洞去看过胡适。平时在家,常和四伯父闲谈。在四伯父面前,他规矩周到,很讲礼节,不露革命者的锋芒。他用常州话与他们谈谈家常,描述在苏联的见闻,如剧院里的演出和马戏团的滑稽表演之类,四伯父、四伯母听得兴致勃勃。”
瞿秋白一到杭州,就主动找到在这一年刚建立的中共杭州小组,要向小组的同志们传达中共三大精神。于是,中共杭州小组成员徐梅坤、于树德、金佛庄、徐白民、董方城、许白昊等12人,在西湖上租了一条游船,装作是友人相聚游湖,召开了一次党、团工作会议。他们在游船上,听取了新任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瞿秋白传达中共三大通过的党纲和各项决议。游船在初夏的西湖上荡了一个下午,瞿秋白和这些年轻的中共新党员们谈得很畅快,这些同志是杭州乃至江浙地区未来革命的火种,因此他鼓励中共杭州小组要迅速发展壮大。
瞿秋白这次在杭州板桥路四伯父家住了将近一个月。由于他几天前在上海大学报到时,结识了也来报到当教授的俞平伯,知道俞报好到要去杭州过暑假,于是7月上旬的一天,他就去看望住在城头巷3号岳父兼舅舅许引之家的新同事俞平伯。
邓中夏把俞平伯招进上海大学当文学系教授,主讲古典诗歌和小说,是因为他与俞同为北京大学同学,“五四”前夕,1919年3月23日,他发起成立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4月,俞平伯就响应参加,成为该团第四讲演所讲演员。他到上海张罗上海大学师资,又恰好(1923年4月)俞平伯在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红学专著《红楼梦辨》,追随胡适研究《红楼梦》的俞平伯,已然成为“新红学派”奠基人之一。于是,他便聘请俞平伯来上海大学任教。
瞿秋白长俞平伯1岁,生长于常州,与俞平伯生长的苏州地理相近, 两人又都出身封建士大夫家庭,成为同事,自是十分投缘。他事先已知道俞平伯的老婆孩子正暂寓城头巷3号俞的岳父兼舅舅许引之家。板桥路离城头巷不远,他走走过去满方便。城头巷3号的房子不同瞿秋白四伯父住的板桥路岳王村,它是一座老杭州特色的墙门大宅,有高高长长的大墙和铺着青石板的天井,还有叠着太湖石的假山,一到秋天,花园里便可打下橘子。这房子是一位朱姓老太爷的,来杭州任职的许引之因女儿许宝驯和女婿兼外甥俞平伯要拖家带口来住,因此弃严衙弄许家老家不用,而租赁朱家这宅子,安顿女儿家和自己家若许人。
瞿秋白和俞平伯坐在城头巷3号宽大的天井里聊得很畅快。当俞平伯提及,自己北京大学的老师兼《红楼梦》研究引路人胡适正在杭州西湖烟霞洞养病,瞿秋白便提出想去拜访。因为2个月前,陈独秀曾为他所写介绍苏联十月革命之后社会现实状况的新闻作品集《赤都心史》致信胡适。陈独秀在信中说,“国人对于新俄,誉之者以为天堂,毁之者视为地狱,此皆不知社会进化为何物者之观察,秋白此书出,必能去掉世人多少误解。” 陈独秀知道胡适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十分之好,便致信希望他能推荐《赤都心史》在素负盛名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使瞿秋白的这一部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和宣传十月革命成就的集子,能够取得广泛的影响。由于瞿秋白早已知晓胡适名声,但却一直无缘得识,既然新同事俞平伯与胡适关系铁,他便请俞陪同前去拜访。由于两人不住一起,便约好分头前往。
3 俞平伯陪瞿秋白在烟霞寺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胡适
烟霞洞与石屋洞、水乐洞并称西湖三大名洞,位于南高峰下的烟霞岭上。
其时,胡适住在烟霞洞旁的烟霞寺,边读书边疗养,修身养性,身边还有他三嫂的妹妹曹珮声相陪,自是十分惬意,不提。
7月中旬头上一天,俞平伯陪瞿秋白到西湖山里烟霞洞旁边的烟霞寺,第一次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胡适。
在烟霞寺,瞿秋白见到胡适,先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情况,包括过去翻译的俄国文学作品,以及上年刚出版的反映苏联现况的散文游记《饿乡纪程》(又名《新俄国游记》),还谈到自己与俞平伯都已被聘为新成立的上海大学的教授,说希望将该校建设成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一贯乐于扶助青年的胡适,敏感地察觉到面前这位温文尔雅的青年才华出众,正如老友陈独秀信中所说是个可造之才,便勉励了一番;还答应要把他介绍给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王云五。别过以后,胡适果然致信王云五,推荐出版瞿秋白的《赤都心史》,并介绍瞿做商务印书馆兼职编辑,搞一些学问。
7月20日,瞿秋白返回上海。30日,他便致信胡适,称自己“既就了上大的事,便要用些精神,负些责任,我有一点意见,已经做了一篇文章寄给平伯,平伯见先生时,想必要谈起的。我和平伯都希望‘上大’能成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
这篇“文章” 即《现代中国所当有的“上海大学”》,长达2万余字,是瞿秋白对新出世的上海大学办学规划思考。8月2日、3日,此文还在邵力子主编的《民国日报·觉悟》上连载发表,公开宣示了瞿秋白对改造中国高等学府的意见。
顺便提一句,这篇有名的长文是瞿秋白在杭州板桥路岳王村四伯父家写下的,妹妹瞿轶群上文回忆:“哥哥那些天晚上总睡得很晚,忙着什么工作。清早我去给他打扫房间,满地烟蒂,看样子一晚上吸了一包多烟。他在常州府中念书时肺已不好,我劝他不要吸这么多烟,他笑笑不说什么。”
4 《赤都心史》奠定了瞿秋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次年6月,瞿秋白《赤都心史》一著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它与《饿乡纪程》两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5年4月下旬到5月初,瞿秋白又一次来杭州,入住板桥路岳王村他四伯父瞿世琥家。主持退掉父亲为妹妹瞿轶群订的“婚约”,还影响两个弟弟瞿景白、瞿坚白走上革命道路
上年11月7日,他与上海大学学生、杭州萧山衙前人杨之华结婚,成为杭州的女婿。杨之华与瞿秋白婚后第三个月(1925年1月),她独自回了一趟老家萧山,想索要与前夫沈剑龙生的女儿沈晓光,但没成功。隔了一段时间,瞿秋白见她思女甚苦,便主动陪她去萧山。她在《忆秋白》一文中说到过这件事。她说:“在我母亲家里,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派人把孩子偷出来,然后抱回上海”。从此,瞿秋白把这孩子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不仅改其名为“瞿独伊”,后来1928年他与杨之华去苏联工作,还把独伊带在身边抚养。
从时间上推断,瞿秋白1925年4月第二次来杭州,很可能是陪妻子杨之华“寻女之旅”而来的。由于3个多月前,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搜抄其家,虽然他不在,逃过一劫,但他还是携妻子杨之华隐居到北四川路底兴业里一号的三层阁上,从此搞上党的地下工作了,他自然不好对人暴露自己的行踪,哪怕是亲人。无怪他妹妹瞿轶群在回忆文章忆及他第二次来杭州时,没提到他是否去过邻近的萧山,只说他当时来得很突然。
回说瞿秋白这次来杭州,住了10来天,又一次与妹妹瞿轶群和弟弟瞿景白、瞿坚白短暂团聚。
板桥路离美丽的西湖近在咫尺。瞿轶群回忆:“春天的杭州是迷人的,西湖上桃红柳绿,碧水荡漾,软风吹拂,使人沉醉,但哥哥不常出去。有一次,哥哥和四伯父以及我们几个到西湖走走,很是高兴,看得出来,他很少有这样游憩的时候。” 她还回忆说,当他们游到灵隐寺前的飞来峰,哥哥瞿秋白曾借景咏志:“飞来峰下坐听瀑泉——/我恨不能再乘风飞去。/且来此冷泉石上,/做个中流砥柱。”
瞿轶群还回忆:“但当我们兴尽而返时,他默默无语,若有所思,对我们说:‘西湖应该毁灭……’我当时就懂得他的意思,他并不是真的认为西湖应当毁灭,而是因为他过去曾低回留恋于江南风光和旧式诗画,西湖可能引起他的惆怅。他现在正献身于剧烈的革命斗争,再沉湎于此时此地秀丽的湖光山色,对他来说,或许是不相宜的吧?”
5 瞿家三兄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一门三烈士”
瞿秋白此来杭州,帮大妹妹瞿轶群做了一件大事,就是以长兄为父的身份,作主退掉了父亲瞿世玮为她所立婚约。那户人家姓管,是老家常州城里的有钱人家,早年,父亲作主立约,要大女儿今后嫁给管家的儿子,但两人稍长,并无感情,对方还沦为“游手好闲之徒”,此次瞿秋白来杭,了解到妹妹想退婚。于是,他便写了一封信给管家,婉言谢绝并解除了这桩据“父母之命”所立婚约。不久,瞿轶群嫁给王子白,后来相伴到老。
瞿秋白还为三弟瞿景白作主,中断了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学业,由他带到上海大学去学习。三弟瞿景白到上海后,“很快成为坚强、勇敢的革命者”。他参加游行,散发传单。1925年,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他勇敢地走在学生示威队伍前列,带头呼喊口号。当他被英国巡捕拘留后,仍然毫不畏惧,面斥敌人。英国巡捕房被迫释放他后,同年秋,他又去上海曹家渡从事工人运动。1928年,他跟出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大哥瞿秋白去苏联莫斯科,次年,在王明发动的打击瞿秋白的宗派斗争中不幸“失踪”,时年23岁。
瞿秋白这次来杭州,还有力地影响了13岁的五弟瞿坚白,促使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当时,瞿坚白还小,哥哥不便带他走,但他后来小学没读完,就出去自谋生路,在镇海等浙江几个县城的教育局当雇员。他姐姐瞿轶群说,“1935年,哥哥殉难,他在办公室看到报上消息,冲门而出,回到住所,掩上房门,从下午哭到半夜,不思茶饭”。他想继承哥哥遗志,参加革命。“一九三八年,在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时,他终于找到机会,只身出走,历尽艰苦,辗转到了武汉,见到徐特立同志,后由徐老将他转送延安入陕北公学,不久又进抗大。”抗大毕业后,瞿坚白被分配在八路军太行山地委调查研究室工作,1944年,在日军“大扫荡”中英勇牺牲。
2012年夏天,笔者到福建长汀旅游,曾亲临1935年6月瞿秋白英勇就义处罗汉岭,瞻仰之间,他遭杀害前高唱《国际歌》和说“此地很好”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震响我的心间……
瞿秋白、瞿景白、瞿坚白三兄弟,已经成为我党历史上有名的“一门三烈士”,杭州板桥路这条古老的道路,也将永远镌刻着瞿氏三兄弟的革命履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