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成立承载“NASA计划”的实体组织——“达摩院”,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未来3年内阿里巴巴整体技术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
马云亲自为阿里达摩院站台,并发表演讲。称即使未来阿里的公司不存在了,也希望能够将这个研究院、湖畔大学和阿里的公益基金留给世界。
马云邀请了众多知名科学家来助力达摩院,图片来自@StephanieYR
阿里的NASA计划是今年3月份被公开的一个项目,旨在面向未来20年组建独立研发部门,建立新的机制体制,储备核心科技。
马云曾提到,必须改变阿里的技术跟着业务走的现状——当淘宝和天猫在双11这种节日活动中,需要应对大流量和高并发时,就进行 IT 基础设施的投入;当 IT 基础设施投入达到一定规模时,阿里开始推出阿里云服务,向阿里内部和外部企业提供云计算的服务;当淘宝、支付宝、阿里影业等业务部门需要语音和图像识别、金融云、安全和 GPU 渲染等技术支持时,阿里云和各自的技术部门为其开发相应的功能……
马云讲这种状态成为“兵工厂”的路子。而马云想要的是让阿里成为技术储备型公司,让阿里的技术不再跟着业务跑,而是成为主导。
目前达摩院已经开始在全球各地组建研究中心,主要包括亚洲达摩院、美洲达摩院、欧洲达摩院等;阿里还将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圣马特奥、贝尔维尤、莫斯科等地设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初期计划引入100 名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此外,阿里还邀请来多位院士和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术资讯委员会成员。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在内的三名中国院士,以及人工智能界泰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Michael I. Jordan 等在内的多位国外专家。
郭朝晖今年8月份一次活动上的介绍信息
不过,这样的阵容在宝钢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郭朝晖教授眼中并不能说明什么。在他最新的一篇文章《阿里巴巴的“达摩院”,必是一场闹剧》中他举了两个例子:
前几年,我和著名数学家王元先生一起开会。他有个观点让我记忆犹新:“好成果往往是年轻人做出来的,不出名的人做出来的”。……我最近放弃宝钢很高的年薪来到清华,其实最看中的是这里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思想活跃;和他们合作,或许能做出一点大事。
我非常欣赏GE一位老科学家的观点:“一对夫妇,十个月可以生出一个孩子。于是,资本家找来三对夫妇,让他们三个月养出一个孩子。这是违背规律的。” ……科技发展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商业发展的规律。
郭朝晖教授的意思很明显,第一,有业界名人,不能说明未来的研发会有多强;第二,投入再多的钱,即使是1000亿,也不能脱离科技的客观规律。
郭朝晖教授还建议说如果马云真想对科技做贡献,不妨投资“阿波罗探月计划、大型对撞机”等这类科研项目。而郭教授称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看阿里的达摩院如何收场了。
马云在云溪大会上演讲
不知道马云看到这样的质疑,或者叫泼冷水,会是怎样的反应。
不过马云对阿里的达摩院也是设定了“KPI”的,达摩院未来要服务全球20亿人口,解决1亿人口的就业机会,创造1千万企业的盈利发展空间。马云说达摩院要做的,就是真正要把技术进行普惠。
马云在演讲中也坦言,在阿里成立的前10年,是不敢成立研究院的,因为那时“利润很低,这点钱说不定搞一次就没了”,但现在阿里十八岁了,要有担当了。
马云真是太会说话了。
未来阿里的达摩院能做成什么样,究竟能让多少技术成为大众普惠的产品?这些都是未可知的,不过马云3年内投入1000亿的规模,还是空前的。
至于钱投向哪儿(国内还是国外),这个就有待观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