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2|回复: 0

[转帖] 【杭州日报 · 城纪】半角山房:承上启下的浙派古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9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角山房:承上启下的浙派古琴
1 半角山房兄弟“琴”
本以为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的半角山房早就“今已不存”了。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雷峰塔下的苏家山东麓寻觅,忽然发现当年的“半角山房”遗址尚存,虽容颜已改,但格局依旧,气质姣好,一如往昔的优雅……

2017-09-29











“曙色犹笼柳色新,十年又见六桥春。而今最忆苏堤畔,紫燕黄鹂似故人。”

抗战胜利后,徐元白的三弟徐文镜辞去了国民政府铸印局的高薪工作,来到了大哥的半角山房,这是他《西湖百忆》诗集中一首忆念半角山房山居生活的七律。近日,徐元白的侄子、弟弟徐文镜的儿子徐匡武先生回忆:自己出生在西湖苏家山东麓的半角山房里。当时的半角山房共有三层,元白的书房在二楼,书房里除了一张大画桌之外,还有围棋盘,两面墙上挂满了琴。半角山房是琴家文人往来集结的地方,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就是其中一位。他与元白喜欢下棋,来了就沉浸在棋局中,经常下得忘了时间,待元白妻子黄雪辉做好饭菜请他们进餐,还走得难解难分,常常要叫上一阵子。徐匡武记忆中的半角山房至今犹存。

1934年,徐元白筹集资金,购地建房,在当时门牌号为“雷峰塔一号”的苏家山东、长桥之西,筑起了占地数亩、三进院落、上下错落、宅园合一的“山地别墅”半角山房。这处建筑面积数百平方米的湖山美墅一落成,便成为当时杭州的建筑地标和文化坐标,前者是因为西湖的山地别墅少见,后者是由于文人雅士的聚集。徐文镜早在1912年就与兄拜清末浙派大琴家、杭州云居山方丈大休上人为师,得其亲授,尽得浙派精髓。次年,徐文镜跟随大哥徐元白经李济深先生介绍,同赴广州,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徐文镜携家眷在半角山房居住期间,经常与元白兄吟诗作画,两个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弟弟一句上联,哥哥一句下联;一幅画作完成之后,也会找对方给予鉴赏点评。共同的兴趣爱好使得兄弟二人感情深厚,他们哥俩都是西泠印社的社员,一有空就结伴轻舟直奔半角山房对面的孤山西泠印社。

兄弟俩在西湖的日常生活就是琴棋书画、金石篆刻。徐文镜的《古籀汇编》14册就是在半角山房完成编撰的。书中遍搜镌刻的古文字,即俗称的“大篆”体系。此书至今已经再版了十几次,在当时可算是空前之作;当下,尚为印林必备之工具书。

兄弟俩在半角山房的更多时候是切磋琴艺,探讨浙派古琴的传承和发展。文镜始随父兄学琴,又和元白共同受教于大休,两人精深琴理,精彩琴艺,是中国古琴界难得的一对伯仲。徐文镜对大哥元白十分敬重和佩服,他曾写有《镜斋十二琴铭》,其中之七铭《元白》曰:先兄元白,弹琴五十年,入禅理,出化境,直推为派正宗。勒铭记之,泫然出涕。兀然高出者元,介然不染者白。元者玄,依于禅。白者洁,退于密。兹不可乎复得,抚斯琴兮长忆。

2 马一浮鼓琴解意

马一浮先生一生酷爱古琴,他身居西湖花港蒋庄时,与徐元白的半角山房隔苏堤相望,渡西湖相通。平时马一浮抚琴需要调音时,常常划一小舟过湖请元白先生亲自调弦试琴,有时也请元白弟子姚丙炎上门调试,待搜罗到了老琴需要修复,他必前来半角山房找元白先生给琴剖腹修缮。

徐元白有着高超的斫琴技艺,被誉为“琴中良医”,有很多来自各地的老琴经元白先生之手修复后,音质大大改善。他妙手回春,总能把一张琴修复到最完好的程度,使之音色动听,漆身光滑如丝。马一浮先生每收得一良琴,必携琴兴冲冲至元白先生处共赏共享,在婉转悠扬的琴声中,两位先生渐成知音挚友。元白之子徐匡华曾回忆道:有一次,马先生携琴前来调弦,弃船上岸,嘴里嚷嚷着叫唤元白的名字,恰好在院子里遇到匡华,问元白先生在哪儿,告诉他在后院种菜。元白让马先生先坐下,先生却径直往后院而去,看到元白夫妇二人种菜的情景,不禁哈哈大笑。元白看到马先生怀抱一张琴,便伸出沾满泥土的双手,笑着对他说:“今日调弦就由我儿匡华代劳了”。

之后,元白夫妇提着刚从菜地里摘下的新鲜蔬菜回到厅堂,正巧匡已为先生调好琴弦,在演奏元白先生新创作的《西泠话雨》,马先生听后频频点头,说此曲作得很好,称赞泛音极美。大家席间落座,举杯畅言,那天两位先生兴致很高,直到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响起,马先生才乘小船归去。其实,马一浮对琴的造诣颇高。在弘一大师的年谱里,一九一六年有一条:“是年大师欲御古琴。友人马一浮请其过访试之。”原来,马一浮这位大儒也是琴人,有琴,所以才请李叔同(弘一)去他那里试琴。马一浮也是成就相当高的诗人,他曾从鼓琴谈到学诗:“吾昔鼓琴,虽不能自制谱,而能知音。琴操虽有词,向不歌咏,但以微妙之思寄之十指,须是闻其声而知其意,故曰‘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不待文字语言,自然会解。其或鼓琴者心意散乱,或意有所注,则不成曲调矣。”“学诗须知诗之外别有事在,学琴亦然。总须先有胸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先有诗意,乃能为诗;先解乐意,乃能学乐。”“虽不能自制谱,而能知音”,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先有胸襟”、“先解乐意,乃能学乐”,他能提出这样的要求,首先自己是有自信的,自是琴界高人。

一九五六年的全国古琴普查,普查组从北京来到了杭州,住在大华饭店,就近为徐元白录制了唱片录音,但不知为什么没留下马一浮先生的鼓琴录音,真是可惜。

3 雷峰塔下斫名琴

中西合璧的汪庄建成后,汪自新夫妇从此长居,他们尤爱抚琴,辟精室数楹,名为“今蜷还琴楼”,珍藏古今名琴百余张;还将琴谱墨拓挂满斋壁,名为“琴巢”;楼前平台更修琴亭一个、琴台一座。两块太湖石上分刻:今蜷还琴楼和琴巢。爱琴如此,可谓至矣。

湖上琴音随风传到雷峰塔旁,徐元白坐在夕照山下,与汪庄的亭子遥遥相对,两位痴琴知音似可合奏一曲《潇湘水云》,而汪庄和半角山房自然成了琴友聚会之地。汪自新不仅尊年轻的徐元白为师,还请元白帮助选琴、制琴和调琴。一时,汪庄或半角山房,凿桐木、紧丝弦、调音阶、试音色、打曲谱、终日琴音不绝,如千鸟合鸣。徐元白每见历代古琴便大喜,曾仿名琴式样,亲手为汪氏斫琴30余张,皆为佳构。而且汪、徐两位的夫人赵梅和黄雪辉也都是琴家,他们经常在汪庄或半角山房切磋琴艺,交流心得,接待来宾,雷峰塔下或已成浙派古琴的半壁江山,书写了西湖琴史上极其美丽的华贵篇章。

徐元白还曾为许多湖上名流选琴斫琴,他深刻领悟并实践了古人“左一指,右一指”的千古制琴要诀,在造型和体制上有许多改进,所创“徐氏式”琴为琴家称道。他一生作品无数,大都为名家收藏。可喜的是,“徐氏式”琴后继有人,西湖琴社所斫“元音斋”古琴,传续了徐氏三代琴人的斫琴技艺,“元音斋”古琴也以其制作精良、音色均匀、净透细腻、韵味悠长的特点得到众多琴友的好评。

这与西湖琴社社长、“西湖元音”琴乐团团长徐君跃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一日,上海的杨先生携琴来访,此琴琴轸下方隶书琴名为“万壑松风”,龙池左侧隶书铭文:“癸巳桂秋得此琴于西泠,甲午荷夏经吾宗临海徐元白丈亲为监修后,顿觉音实而宏,符和万壑松风之原意矣。喜而记之。芷青甫徐克芳。”据此可知,此琴经由徐元白监修,原为篆刻家徐克芳所有。

至于如何转入杨家,却又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杨先生祖父为湖南湘潭人士,笃好国学,擅书法,与当时书画界名流吴湖帆、陆俨少、谢稚柳、应野平、唐云等皆有过从。其居杭工作期间,曾于西湖月会上聆听元白先生演奏琴曲,自谓余音绕梁几不绝于耳,遂与古琴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后因职转沪上,偶然因唐云先生绍介与徐克芳先生相结识,攀谈间得知徐先生家藏一把南宋严氏斫琴名家后代转让的古琴,且经元白先生监修后妙手回春,琴秀音美。基于前因,杨先生祖父对此念念不忘,恳求一睹此琴芳容。后相约赏琴,发现此琴果然是名副其实,不减万壑松风。此后杨先生祖父更是难以忘怀,日以此琴为念。他从唐云先生口中得知,徐先生于田黄石和鸡血石尤为钟爱,遂多方搜奇,最终觅得珍贵的田黄石与鸡血石多方,因唐云先生为介,希望以所得田黄石与鸡血石换取徐先生的古琴。徐先生身为篆刻名家,自然对石头有着非比寻常地钟爱,对此提议却稍有迟疑。一面是自己珍爱的古琴,且是由同宗琴学名家徐元白所监修;一面是自己平日里苦苦搜寻而不可得的良材,实在是难以抉择啊。但同时也被杨先生的痴情所打动,且又是由好朋友出面,所以最终还是答应。由此便是皆大欢喜,也因此成就了一段木石之缘。

此琴由杨氏后人一直珍藏至今。杨先生此次携着由徐君跃祖父斫修的古琴造访,当是别有心意了。两人身为各自的子孙,一起抚弄着这张琴,遥想当年的这段缘分,它竟没有随着当年湖畔的琴音而消逝,反而越加地深厚。

西湖月会以古琴艺术交流为主要活动,徐元白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浙派古琴艺术为己任,并以此为家训。上世纪50年代中期,西湖月会随着徐元白家迁往南山路勾山里17号,继续以各种形式存续。1979年,以徐匡华先生为主的杭州古琴爱好者,在杭州市文联、市音协的帮助下,组织成立“杭州古琴研究小组”。1986年,又在浙江省音协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西湖琴社”,地址勾山里17号,也已悠悠三十余载了。西湖琴社在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俱进,继承开创了旗下四大品牌:一是“浙派徐门琴馆”;二是“元音斋”古琴;三是“西湖元音”琴乐团;四是每两年主办一届“元白杯”古琴邀请赛。

西湖琴社沿袭着西湖月会的优良传统,在徐君跃社长的带领下,专注古琴艺术的教学及交流,致力于弘扬浙派古琴艺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西湖佳话”。

4 浙派古琴传天下

中国古琴艺术于2003年11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分支浙派古琴也被捆绑进入世界非遗,又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浙派古琴形成于南宋,是我国第一个形成体系的古琴流派。浙派操琴风格属于吴越系统,指法圆润,节奏紧凑。创始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琴家郭沔,祖籍浙江永嘉,他创作了《潇湘水云》《秋鸿》等传世金曲,为浙派琴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浙派古琴流传至清已衰象呈现。被誉为重振浙派第一人的徐元白先生在浙派古琴式微之际,吸取传统浙派的精华,又广收博取,以艺为师,因而得以酝酿出琴艺“天机”,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重振浙派古琴声威,成为一代古琴大师,新浙派的奠基人。徐元白原籍浙江台州,其父徐月秋是一位擅长于丝竹演奏与古琴的民间艺术家。其自小即从父学得古琴、琵琶、三弦。十六岁时在私塾读完《四书》、《五经》,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1912年拜杭州云居圣水寺大休学习古琴,尽得大休真传,打下了浙派古琴艺术的厚实基础。后南下参加北伐革命,任北伐军临时审判厅厅长、何应钦秘书。北伐军进入福建后,曾任县长。此后他走访“诸城派”鼻祖王宾鲁、“山林派”李子昭、“九嶷派”创始人杨宗稷、“广陵派”琴家张益昌,并先后与查阜西、吴景略等琴家结识,或师或友,与多地古琴社团频频往返,博采众长。

1936年,他积极协助查阜西、彭祉卿、张子谦诸琴家,筹建了今虞琴社。徐元白在长期研究和演奏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了弦度分段取音法,编撰了《天风琴谱》,发展了琴学理论。现代浙派自徐元白奠基后,指法以古法为典范,以指力顺畅为原则,形成了清越舒畅、细腻苍劲、精当古雅、干净中正的特点和现代浙派的演奏风格。

徐元白打谱整理了《高山》《潇湘水云》《墨子悲丝》《渔歌》《渔樵问答》《普庵咒》等。在重庆成立“天风琴社”时结识了荷兰、英国的汉学家高罗佩、毕铿等人,并教他们弹琴,扩大了国际影响。他从1930年起便陆续收徒教琴,学生有黄雪辉、张士杰、谭方成、吕佛庭、郑树南、赵义正、闵智亭、吴士龙、邓玟、周岐隐、许有成、杨清如、杨大钧、谭方成、赵乃文、江树箓、丁敬涵、徐蕴华、林北丽等人。其哲嗣徐匡华也在这个时期开始从父学琴。抗战胜利后,徐元白重修半角山房,以文会友,以琴结社,成立了西湖月会。同时收授学生习琴,先后投入门下的有姚丙炎、叶名珮、徐晓英、高醒华、郑云飞等人。

新浙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为徐元白之子徐匡华先生,他赓续父业,弘扬新浙派古琴文化,使之发扬光大。他为古琴在国际社会上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198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他和箫演奏家宋景濂录制了三首琴箫合奏曲《平沙落雁》《普庵咒》《思贤操》,后被亚太会议挑中,并送到联合国,其中《思贤操》一曲出版了乐谱,向全世界音乐教育机构推荐,成为国际上广为流传的一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名曲。

2001年,张艺谋拍摄电影《英雄》,徐匡华在片中出演了一位盲人琴师,这使他在社会上的名气更加响亮,以致不少人慕名前往求教古琴。为了将古琴艺术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下去,徐匡华几乎付出了所有心血。新浙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为徐元白之孙徐君跃,因从小受家学的熏陶与滋养,之后又先后求教于龚一、姚丙炎、吴文光。以致其琴风既继承了新浙派的传统,同时又受到其他琴家琴派的影响。他的演奏音色醇美、细腻苍劲,手法中正干净。尤其注重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风格舒展流畅且具内涵;旋律处理跌宕多姿,疾徐分明,充满活力。

徐匡华现为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任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会长、西湖琴社社长等。常年与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各艺术团体、优秀演奏家合作、交流,举办个人音乐会及古琴讲座。著有《浙派古琴艺术》《浙派古琴教程》《天风琴谱新编》等,创作琴曲《湖畔枫吟》《仰湖山》《西湖梦寻》等。新浙派的几代琴人始终坚守古琴艺术,努力追求与探索,使新浙派古琴艺术在传承和发扬的同时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仲向平 徐君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8 11:37 , Processed in 0.2355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