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国两会,国家中心城市议题再度开启。来到2017杭州两会,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声音依然不少。
杭州市政协委员巫海武就在《关于杭州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中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对提升国际化水平有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
记者从杭州有关部门了解到,虽然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诞生已12年,但杭州主动争取是在去年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之后。而《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杭州争创国家级中心城市。某种意义上,国家中心城市是一次我们重新审视城市的契机。
在八城已入围的背景下,杭州胜算大吗?如何审视自我?记者带着三个问题,采访了多位专家。
一问:国家中心城市,杭州可以有何作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选定国家中心城市有多维度考量,比如区域分布要均衡。
上海已经入围,喜爱南京和杭州的人有点慌。靠得那么近,谁是下一个?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王国文认为,杭州应该有一席。
“浙江经济本底非常好,从互联网步入物联网时代,杭州完全可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把传统优势带动起来,落实国家新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杭州在新业态引领方面的确有很好的示范。杭州是首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智慧物流、数字内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领先全国甚至全球。
但汪玉凯透露,国家中心城市应该能大致覆盖全国各个地区,不能让中心城市都集中在东部或者少数地方。如此看来,杭州和南京冲突有点大。
对于这一地理冲突,王国文抱乐观态度。
“南京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沿长江经济带辐射。从沿杭州湾城市集群布局来看,需要一个城市代替上海,往西南方向的江西、福建辐射。这个角色应该由杭州扮演。”
可事实就是,上海、杭州、南京靠得太近,怎么办?
王国文说:“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级城市群,该由上海体现龙头带动作用,杭州和南京形成1+2核心支撑格局,形成产业、文化、经济、交通、生态等方面聚集效应。”
在长三角城市群内,除了创新和产业,杭州的文化、生态引领作用十分明显。
杭州是“美丽中国”“幸福城市”的样本:从西湖取消门票到斑马线礼让行人,再到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城市发展“杭州模式”逐渐成为全国各地借鉴、复制的样本。
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综合二处处长、高级统计师赵志英也认为,杭州的自然环境不用多说,关键拥有新兴产业集群,通过竞争已经占据高地。
“未来,杭州乃至浙江和全国的发展动力,都来源于此。”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龚建华认为,杭州的示范意义既来源于创新精神,也蕴含在国际化尝试。
“杭州让我欣喜地看到,在差异化竞争中先行先试。去年G20峰会,就让人们看到了杭州的国际范。我们做过一项调研,分为28个单项指标,结果显示,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杭州领先同类城市一步。”
二问:杭州未来中心汇聚能力来自哪里?
相比这些城市,占据地理位置优势、首位度极高的成都、武汉、郑州先入围。
为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室主任贾若祥介绍,目的是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集聚,从而实现此经济区内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王国文告诉记者:“想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省会的优势很大。你看郑州、武汉,首位度非常高。杭州经过多年发展,首位度大幅提高,但还可以更强。”
如果用硬件指标衡量西安、沈阳、南京、杭州、厦门这些城市,龚建华觉得差距不是特别明显。
比如,2016年,杭州生产总值为11050.49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位居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超过广州。相比同类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抢位“中心”,看的就是辐射能力。
近两年,杭州都市圈经济增速持续增长,排行全国第三,已成为浙江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块。
2016年杭州都市圈生产总值21763.86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省比重46.8%,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
但龚建华觉得,杭州的处境有一个明显对比。一方面,相比其他有着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的省份,杭州作为省会的领头作用最明显;另一方面,杭州对浙南和江西、福建的辐射带动作用,又不是特别突出。
龚建华说:“能否入围国家中心城市,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成为国家战略在某个区域内的代表。杭州要继续坚定差异化竞争的理念,成为长三角区域带动东南海岸发展独一无二的那座城。”
杭州湾,被王国文认为是杭州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遐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湾区经济,王国文说:“南有粤港澳大湾区,东有杭州湾,这是杭州的幸运,也是杭州难得的地理优势。杭州可以把杭州湾当成窗口,打造环杭州湾城镇群,可以很好地增强辐射影响力。”
三问:杭州该如何看待国家中心城市这个标签?
为什么这么多城市都想入围国家中心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说,有了国家中心城市这个标签,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政策资源和投资倾斜。
赵志英觉得,抱着这种想法去争标签,是不应该的。
他说:“城市应该考虑的,是通过自身发展,对国家有何贡献和影响能力。如果等待入围国家中心城市,依然是被动发展。”
在赵志英看来,深圳和杭州这类城市,已经通过自身发展,慢慢形成了对全国的影响力。
“即使今年没有入围国家中心城市,也不重要,因为他们早晚都是。”
这一观点在花落谁家的争论中,倒显得十分清新。令记者欣喜的是,采访中,不止赵志英这么说。
龚建华说:“跟以前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不一样,国家中心城市带来的资源效应不会那么明显,更多意味着责任。就算能够带来一定资源,对蓬勃发展的杭州来说,作用不大。”他说:“应该正确理解这种责任,思考如何落实国家战略,为国家发展提供经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