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5|回复: 4

[转帖] 【杭州日报 · 城纪】杭州隐秘地图之:几个被叫泛的地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7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隐秘地图之:几个被叫泛的地名

2017-02-24  

不大的一个地名,叫泛成了一片,各地都有。但是,在宽泛得让人难以捉摸的大块地域上,“改天换地”以后,被叫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统一名字,连杭州人都难以说清它的来龙去脉,就有点奇了。以下几处,应该最为显著。

蒋村

先说一件旧事:孙振武先生,15岁进杭县供销社工作,因为“文化算高的”,担任黑板报编委。1957年,20岁,被“右派”。某日下午,通知他马上坐车“下放”。当时的杭县,包括临平、塘栖、瓶窑、良渚、勾庄、三墩一片,后来和老余杭合并,即余杭县。那日天黑,孙振武到三墩。次日一早被押送步行,到三墩的东岳管理区所在地老东岳。第三天,送到东岳管理区蒋村乡的蒋村。

“浩瀚”蒋村乡

这就是本文要说的蒋村,一个乡政府所在。要是说到蒋村乡,就“浩瀚”了:北到余杭塘河,接壤三墩;南至留下、西溪路一线;东达莲花港的益乐村;西靠五常,有蒋村、五联村、登云圩村、合建村、包建村、龙潭村、双龙村、骆家庄村等十几个村子。后来一再调整,成了十个村。如今,五个在西溪湿地,约占原蒋村乡的三分之一。

如此广阔的区域,如果仅用“蒋村”一词指向某地,就泛大了。直到十七年前,当文三路与文二路断头在了丰潭路附近,文一路延到骆家庄村,蒋村乡的一半以上还是河流、水塘、洼地。那一年我去蒋村乡的西溪,惟一的走法,是顺天目山路西行,北拐一条农耕路。到一个农副市场,换乘小船,左弯右拐,嘎吱咕吱,还只是蒋村乡的龙潭村。

那么,蒋村究竟在哪?“百度”的指向是文一西路,一个叫“蒋村商住区”以及公交总站的所在。其实,这是蒋村乡的骆家庄村。“西溪湿地”景区内有一个“蒋村集市”,那只是一个旅游景点。就像您到了城北的金家渡,您说我在良渚,有人也许会说您有点“二”。

2017年的1月2日,我特地去了蒋村,在骆家庄村的西南方,约3公里,一条叫“晴川街”的东头。也算冥冥中的缘分,有老人热心地说:赶紧去看看,村子已经拆平咯。我去了,在云起路交叉口的东侧,一片废墟,谢天谢地,尚剩一间完好的矮屋,还有一位老人。

老人叫杨玉林,87岁,人高身壮,思路清晰,祖辈蒋村人。他要我去看看矮屋后的楼房,他说那是蒋村最老的,他出生前,楼房是他老子新盖的。我绕过矮屋,见一排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木结构二层楼,门厅高挑,二楼窗棂小巧,类似《水浒》中潘金莲一晾杆拍到西门庆幞头的那种临街小楼。百年前它能建造在此,足以说明这个水乡小村的“鹤立鸡群”。

旧痕都会鸟飞一样没影了

那一排楼房已拆得半壁,楼前的老村道辙痕尚在。老人说,1月5日是最后的搬迁日,6日全要拆平,今朝(日)我要搬走的。老人有一个儿子,已经搬到文二西路的新房去了。从打包的家什也可看出,挨到最后才搬的老人,舍不得离开这块老地。

也许天意,杨老伯是在等我。我查过资料,从仓前到蒋村,“杨”是大姓。从老人的身子骨和楼房来看,以前家底不薄。我问,杭县旧志说,当年全县三个穷困村,蒋村是其中一个。杨老伯乡土感极强,他说,是指蒋村乡吧,蒋村还算好的。别的村子出门要靠船,我家门前有乡道从三墩、仓前过来,到五常、留下去的。平时车子蛮少,县府下乡,是有吉普车来的。再早个八十年,这路还铺了石板。不落大雨,蒋村淹(wo)不煞的。

我说四十年前我来过蒋村,印象不深了,是朋友结婚买鱼,好像这村有个鱼市。我说我是坐6路公交车到西溪路的老东岳站,顺一条由南向北的下山水流,坐船进蒋村的。老人说是的是的,是我们蒋村,那时光杭州人来,老东岳坐船最方便。蒋村鱼市就在我家西边,后来老东岳的河港一断,讨厌(麻烦)了。老人说,蒋村不小的哦,1千多人,毛3百户。这么说来,当年的乡政府设在蒋村,一是交通便利,二是近3百户的大村,三是相对富庶。如今,您要是到晴川街,还能觉出它依然的浓浓乡气。当然,这得益于“蒋村花园”住宅,西溪湿地搬迁乡民的集居。

蒋村乡旧属余杭县,归属三墩镇,也归属过同样是余杭的留下镇,1995年7月24日划归杭州市西湖区。如今的蒋村街道(曾经的“乡政府”)办事处,就在老村一里多外的文二西路上,门厅气派,与湿地隔路相望。可惜,习惯了笼统和不追寻根源的我们,早已淡薄了“蒋村”的原著。不久,旧痕都会鸟飞一样,没影了。

不过,蒋村乡的得名,多少还说明蒋村这一个小村曾经的盛名。不像坐落在大陆乡的“良渚文化村”,如果不借用“良渚”,估计万科当时是难卖动楼盘的。其实,“大陆”也深有渊源,它是老古的良渚水域边的一块山麓平地,但杭人少闻。有笑话说,“改革开放”时,乡人进城违反交规,警察问:“哪里人?”答:“大陆的”。“晓得你是大陆人,问你是大陆哪里人?”估计,交警当他是“顽主”了。

如果,您说是蒋村的,也许别人不会问您是蒋村哪里人了。

大关

某日,香积寺路一位骑电瓶车的中年人,问我:大哥,大关北在哪里?我说你问的范围太大,说具体一点,想去做啥?他说去85路车终点站,接人。哦,丁桥方向来的。我说,在欧尚超市。他一走,我在寒风中也纳闷。按“大关”原地名,欧尚超市怎么称得“大关北”?您别说,一查,叫大关西、大关东、大关南的都有。搞懵了吧?没有。我看清了,它们并不以“大关”那巴掌大的一块地做坐标的。

大关苑的过去少有人说得清了

以什么?这就要说到1992年1月14日,一个北起大关路,南到胜利河;东近绍兴路,西至上塘路的大住宅楼群的建设。这范围要想说得更形象,得按公交站说,从东到西,从南至北,都有两站多路。这就是后来的“大关苑”,以“苑”的东、南、西、北来区别确定地域,也就自然而然。这一片住宅,主要安置当时老城区改造的居民外迁。

大关苑的过去,少有人说得清了。三十年前,您顺绍兴路往北,过打铁关、过杨六堡村,能看见西侧不远的上塘河了,再西望,“望洋兴叹”用在这也算确切。如今的上塘路和上塘高架,当时一片低洼的农田和水塘,现在的香积寺路,是窄窄的乡间泥道。矮矮农舍,袅袅炊烟,偶有水鸟飞过。再往细说,南面杨家村,北面沈家湾村,西侧百丈井村,都是偶有间断的自然村落。稍大的村子后来叫了大队,十几户的就叫了小队。

当沈家湾村叫成“建华大队”,百丈井村叫“胜利大队”的日子,年长者的记忆会更深一点:敲钟上工,看天吃饭,一脚深一脚浅的无所用心的耕耘。这时候,息锄西望,很羡慕,那是一片几百年不变的杭城“附郭”,也称湖墅,乡民向往的另一种天地。走不出去啊,户口是世袭的,农田是水流包围的。它东有上塘河,南有胜利河,北面与西面,都有不窄的支流。上塘河很长,横跨两座东西向的小桥,间隔上千米。现在的香积寺路桥,以前叫“沈塘湾桥”,是座石拱古桥。解放军南下时,被炸毁了。说这话的是一位74岁的许先生,他说那年他还小,说不清是哪一方炸的。桥断的日子,除了渡船,只能南走如今“浙工大”老校区的“东新”古桥。

“沈塘湾桥”次年修复,这一片被河流环抱的洼地,稻田还是那个稻田,桑树还是那个桑树,水塘是按顺序叫的名字,乡民面朝泥土依然,如同几百上千年一路走来,没有间隔。当然,以前也有变故。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以蔡元培、诸辅成、马叙伦、经亨颐为首的省临时政务委员抓的首件大事,是设立杭州市。因为“杭州府”的名字太“前朝”,它随了清廷的推翻,民国初是被叫作“杭县”的。“杭州市”一成立,与杭县(后来余杭县雏形)的界线划分,也成了烦事。直到1948年10月,说要将拱宸桥区块划给杭县,差点闹得敲破了头。

这一段追溯,是想说,在早,老城区的北沿,即武林门、艮山门一线和拱宸桥的遥远。这中间,与杭城最息息相关的,就是大关。

大关,原名“东新关”

当时是省城的赋税总署所在

大关在哪?从康熙朝《南巡盛典》卷九十二图看,约在如今的“大关桥”东岸,离大关苑的最西北角还要往西,两站公交车的路程。可能,您会说:太“南辕北辙”的吧。不,先不妄断。您说,叫“香积苑”,“绍兴苑”怎么样?其实,还真的是叫“大关苑”大气。况且,当时“苑”的北面,紧挨的大关路已初具规模。

那么,大关与当时的杭城,息息相关在哪?

大关,原名“东新关”,不仅是运河上征收赋税的一道关卡,还是省城的赋税总署所在。它辖“十门六关”(即十座城门及北新关、东新关、打铁关、观音关、八字关、城南务)的胥卒派出,税赋征收。从明到清,历来被称“大关”。这概念,相当现在说“税”,店商、贩夫、乡人,谁感轻视。“交关”一词,也是这么来的。当“腰缠万贯”成为累赘与“不稳定因素”时,“交子”的出现是幸事。交盘、交受、交关,才有了“生死攸关”的内涵。

还是说大关苑。某日,酒友请吃夜饭,在大关南苑的德苑路某饭店。南苑共有九个苑区,是大关苑中最后建成的住宅群。南苑的中端,尚有一条以原村落命名的“百丈井东路”,东西向,大多农舍的底层,开设店家,是原住民的商气的遗留。南北向的德苑路,也是大关苑中商气最足的。再往南的一苑、五苑、八苑,就冷清了,这一片,以前是假山村的农田。

那晚酒足饭饱,去看友人为儿子装修的新房。出饭店,沿德苑路北走,穿过香积寺路,进大关东苑。朋友成就感极大,走得也快,左拐右弯,越走灯光越暗。后来的路途,我是回家看了地图才搞明白。那新房在大关西苑,应该是“西七苑”。返回时,这酒友真拿我当杭州通了,在空中画了一个圈:“右手转弯,再左手”。哦,七弯八拐,七荤八素,半个钟头才走到大关南苑公交总站。

在“大关”,您这么指路,不晕才怪。

德胜

以“德胜”命名的去处,城北多极。德胜路,德胜新村、德胜东村、德胜立交、德胜快速、德胜坝、德胜桥、德胜巷,都是。不过,有些地名,要说关系,还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三十五年前的德胜路

仅仅从湖墅北路到运河

三十五年前的德胜路,仅仅是湖墅北路到运河一段,与西侧的“文一路”连接,一度称“文一路延伸段”。那时,运河无桥,路是断头。有了桥,德胜路往东延伸了,才有了德胜新村。德胜新村与大关南苑隔了胜利河“近相呼应”,此前是假山村的田地。假山村一度叫“东新大队”,那是一段“人民公社”的历史。

大关苑初建,一片泥泞时,德胜新村已经道路井然,绿树成荫。不过,分到德胜新村的人似乎并不怎么高兴。在此之前,朝晖住宅区都被认为远离市区,不看好的人也有。当然,无房户是高兴的,尽管当年的客厅设计得比如今的过道稍微宽泛一点,毕竟是新房。杭州市政府“解决人均居住4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户”的诺言,也在1991年12月18日宣布:有500户能兑现。

德胜路与德胜新村的命名,与一座叫“德胜”的石桥以及河坝有关。德胜桥,位于德胜路南约1公里的夹城巷与长板巷之间。如今您站在德胜路的霞湾桥上南望,看得见。

德胜桥的由来,要追溯到建炎三年(1129)。当倒霉的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赶到了杭州,信奉枪杆子出政权的人就多了。有一个侍卫统制苗傅与刘正彦,将赵构赶下台了。前线的将帅当然不服,韩世忠率军一路南下,在长板巷的运河堰桥上与苗、刘一交手,野战军显出了狠,桥也叫“得胜桥”了。当时,也只有赵构能举得大宋的一面号令天下的“旗帜”,无人可替。韩世忠救驾之举,后人看来就是一种“徳”。

“德胜坝”就得名这座德胜桥,当然,不说清这坝,还是扯不清德胜路的命名。

老杭城的地势历来南高北低,要是不让城内的河水一泻北去,必须要筑坝阻拦。于是,来往船舟,也得被迫翻坝。德胜坝位于德胜桥北侧,百年前是一座土坝,朝向运河一面,坝坡缓长,由坝顶转动绞盘以绳拉船。时人认为,这坝是运河南端的最高之坝,也称“顶坝”,名扬远近。民国初,这土坝改建成了石坝,坝面陡,两侧的船只,不再翻越,改由人力驳运货物,坝两头各有船只承载。1958年,运河拓宽,这石坝拆除,新坝建立。

新坝建在如今德胜路南侧的东粮泊巷西端,运河的上塘河支流口子上。上世纪90年代初,运河污染奇臭,新坝的三台大水泵日夜不停地抽,将运河污水翻坝进入上塘河。北面太湖的清水慢慢引来,一年多后,臭水全去了倒霉的大海,运河与上塘河“清且涟漪”。这么说来,“德胜路”最初的命名,应该与新德胜坝的盛誉,关系极大。

“东新桥”如今在“浙工大”老校区

已修葺一新

德胜新村的地块远比大关南苑要小,初具规模时,德胜东村开建,时人简称“东德”。这是一块大半属于王马村,小半是长木村的农地。于是,德胜新村相应被叫成了“西德”。当时人好说“东德”不如“西德”,指的是住宅区的配套服务,还有商气。如果您忽略了说话人的语境,或许以为是在说国际政治,一头雾水。

“西德”、“东德”,也并非紧紧相连,它们还隔了一条上塘河,以及“东德”一侧杂乱无章的农居。更要命的是,两“德”之间没有桥梁,鸡犬是相闻的,鸭子是不敢游的,因为当年的河水又黑又臭。还有“东德”一侧的如今的德胜路,当时田坂一片,只有杨柳袅袅的田间小路。春末夏初,蛙声争鸣。

这说的是1995年,“东德”人想去“西德”,怎么办?需要迂回穿插。您先得南走王马村道,西过绍兴路,穿越一片稻菽,间有菜畦,那田埂蜿蜒曲折,脚踏车颇为艰难。田埂两边农地低洼,偶有新坟旧墓。因为芦草蓬生,田埂草蛇灰线,第一次走,也许不太放心。只有尽头一座凉亭,才会让您心地踏实。凉亭边有古石拱桥一顶,横跨上塘河。桥的台阶很陡,栏杆破损,藓苔在石板隙中常年郁葱。桥额朝河一侧,篆刻“东新桥”三字,漫洇不清。这桥如今在“浙工大”老校区,已修葺一新。

1994年底,我搬入“东德”北侧的长木新村,供职的那家公司有上下班接送车,停靠点在“西德”,我每日必须南走“东新桥”。直到1996年5月,上塘河上那座后来被命名为“工大桥”建成,德胜路开始一路往东,闹猛就不减市中心了。我曾写过一篇《东德》,灵感来自某日夕阳:“我居然发现酡红浑圆的落日竟停留在大道西去的尽头,分不清是酡红拥抱了大道,还是大道溶入了酡红,竟让人生出了恢宏的感叹,倒也应了‘德胜’这个煌煌的地名。”

那时候,德胜高架还没开建。
发表于 2017-2-2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好文。杭报是什么版面刊载这些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831337 发表于 2017-2-27 09:23
天啊!好文。杭报是什么版面刊载这些的?

城纪
发表于 2017-2-2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35年前德胜路的描述好像也不大对啊,以前只有德胜巷没有德胜路,德胜路也是在跨运河桥造好以后和文一路联通了才取的名,路和桥是一起好的,哪有先有路再有桥的说法。
发表于 2017-3-4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城是淹(wo)不煞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20 15:41 , Processed in 0.20201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