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它是你一个人的食堂;倦了,它给你提供免费桌椅和茶水;孤独了,它甚至还能帮你跟暗恋的人捎个话……
这不是机器人,而是便利店。最近,“新零售”一词挺火,顺势也带火了便利店。有人认为,便利店将会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成为新的风口。而在线下零售增速放缓,甚至减速的当下,便利店却并不低调地逆势而上。不夸张地说,在杭城,便利店已成为转角就能遇见的那个“它”。
搭载便餐成便利店标配
现在它是很多年轻人的食堂
但凡在朝晖路一带驻足过,你就会发现,那里真是一个神奇所在,从上塘高架到建国北路,不过800米的路,步行时间不超过15分钟,就聚集了两家大超市,不仅和平相处多年,周边的便利店更是风生水起,800米的路上全家便利店就开了3家,且不说还有喜士多、主打生鲜店的大希地以及各种夫妻小店。
上午10点半,深蓝广场全家,一个姑娘买了一枚茶叶蛋;11点10点,朝晖路喜士多,2个饭团被了一个帅小伙加热打包带走;中午12点出头,施家花园全家,一个女孩正在就餐区吃便当配饮料,两名小伙子一口气打包了6盒便当,这是全team多午餐,总价格不超过100元,一个女孩买了一盒水饺搭配一个小布丁;下午1点多,建国北路口全家,一个女孩坐在落地窗前,喝店内咖啡、吃一块小蛋糕,打量着过往的人群……
工作越来越忙,见恋人的时间可能减少,不过去便利店的次数却越来越多。许多人觉得,便利店里的食物越来越好吃了。若干年前为了省钱吃个盒饭,但是对现在的白领来说,这里就是一个人的食堂,而且在便利店吃东西,可以明目张胆地一个人。
就拿吃的来说,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在便利店填饱肚子,能让你一个月不重样。米饭、面、寿司、三明治、水饺、馄饨、披萨……主食的选择已超过20种,此外,蔬菜沙拉、水果、蛋豆腐、布丁、蛋糕、汤,也有十几种选择。难怪有人调侃,便利店起来了,没想到小吃店先倒下了。
中午饭点,便当最俏,上班不想吃食堂或者没有食堂的,一个便当就轻松解决;下午,学生党来了,他们喜欢坐便利店一起玩游戏聊天打发时间,虽然他们消费能力有限,也会买点儿小零嘴填填肚子;到了晚上,即便佳人有约,路过突然想吃点儿就顺手买点儿,踏进这里的人,不是想买一瓶酸奶,就是想买一包薯片,辛苦了一天,也需要犒劳自己;至于冰冻时分,凌晨的街道上即使空无一人,高楼大厦灯光全都暗了下去,街角的24小时便利店里却依然亮着灯,那里才是收留人的心,安抚人的胃,贩卖温暖与灯光,给人抚慰的去处。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人们总想住得离24小时便利店更近一些,因为它有我们想要的一切,在任何时候,它都会让人们感觉到安全。
线下零售增速放缓
便利店却逆势而上
其实,早在2014年,各大便利店就已开始在杭州跑马圈地,当时本报记者就做过粗略的统计,杭州的便利店大致有:VanGo47家、全家40家、罗森12家、可的100余家、快客90余家、喜士多80余家,这还没算上十足、嘿客、社区001等。
两年过去,线下零售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便利店市场依旧火热,可谓是逆势而上。
凯度的一份快消零售业报告中显示,2015年,线上零售额增幅高达36.5%,而线下快消品的零售额仅实现了2.6%的同比增长,2016年上半年更是放缓至1.5%,2015年快消零售业传统渠道业务缩减10.4%,大卖场也出现了0.2%的负增长,超市/小超市增速放缓至4%,而便利店的销售额却同比增长了13%。
尽管便利店的相关负责人们并不愿意透露目前的经营情况,但从开店数量上就可看出“老牌”便利店们对这个市场的看好。
华润万家相关负责人告诉钱报记者,目前,华润旗下便利店VanGo,在杭州已有68家门店,且每年还在保持10%~15%的增长,“明年计划增加10家左右。”而全家的铺点速度更快,2016年年初时还不到80家,年底时门店数已经超过110家。全家的相关负责人告诉钱报记者,从2012年进入杭州以来,全家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目前杭州全家门店日商较2012增长近50%。
老牌便利店品牌快客这两年扩张也非常迅速。2015年,快客在杭州的门店还不足100家,2016年已接近170家。喜士多在杭州的门店数量也接近80家。浙江本土品牌“十足”在杭州的门店有50家左右。所谓“百米就能遇见一家便利店”也不再是夸张的描述。
未来你看到的便利店
或许是这样的
在体育场路上有一家叫杭州铁讯综合商店的便利店,面积不大,朴实的夫妻店装修。这个小店已从2000年开到现在,老板胡师傅见证着边上的商铺,卖健身器材,卖水果,卖海鲜,开了又关关了又开,胡师傅始终“笑傲江湖”。胡师傅当然有技能傍身。“我一个人就相当于三四个人,把采购、仓管、收银等全包了。”胡师傅透露,这不仅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而且还能靠延长工作时间来盈利。
距离自己三五百米就有好几家连锁型便利店,看起来人流不断,难道没有考虑过加入吗?胡师傅霸气回应:“收购加盟没有自己开店赚得多。”胡师傅说,很多连锁型便利店商品玲琅满目,要啥有啥。“他们东西多但实际需求未必有那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个店能坚持这么久,胡师傅很自豪得笑着告诉记者,最重要的原因是,“都是认人的”。夫妻店最吸引人的怕就是人情味儿了。
不过,对于胡师傅等夫妻店来说,向现代化的便利店转型是趋势,于是,变化也是切实发生的。为小卖部们挂上更显眼的招牌,对店内一些设备稍加统一风格,再给他们补上卤味、生鲜等鲜食品类,虽然改造的简陋了些,但是便利店的一些要素已经有了。
为了在竞争圈中突围,便利店们也是使劲浑身解数各使其招,用各种贴心服务黏住客户。手机充值、充电、代收快递、缴纳违章罚款……这些已经只能算是“基础服务”了。
去年,胡晓波和另外30多个从阿里出来的小伙伴,做了一家名为“每天惠”的24小时便利店,和大多数便利店不同的是,该店除主打常用日用生活品、海淘零食、网红食品以外,还提供一系列“特色”免费服务。
比如免费借用钳子、螺丝刀、电钻;免费给皮带打孔;厕所对外开放;免费使用血压仪;免费替你充值公交卡……这些都不稀奇,“我们还能替消费者跟暗恋的人传个话。”胡晓波说,与传统便利店不同,“每天惠”是一家有互联网思维的便利店,他们在努力实现为消费者提供免费100种服务的目标。
“目前有些便利店的服务还是挺有市场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钱报记者,在外省,有些便利店能提供洗衣服务,36小时内就能取衣;有些则提供存包服务……“长远来看,便利店的服务会越来越多,甚至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