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4|回复: 0

[人文地理] 幸福盐城,人人幸福的普惠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6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快报记者 杜晓明 张洪 陶展 陶魏斌 陈明慧

《易经》可能是国内最早对幸福有所讨论的著作。它提出,人不可只追求一时的幸福感,居安思危,谦虚为怀,才能得到幸福。

“我理解的幸福,就是能为贫困的孩子多尽一分力。”相比之下,“中国好人”郑巧玲对幸福的理解更加直白。其实,坚持数年捐助21位新疆贫困学生的郑巧玲,只是八百万淳朴敦厚的盐城人中的一员,崇德向善之风早已在盐阜大地筑牢根基。

“从小爱到大爱,大多数老百姓的幸福,才是幸福盐城的根本要义。”在接受现代快报专访时,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告诉记者,如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所强调“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盐城一直在默默践行。

盐是海洋文明的遗迹和象征,既传承海的包容,又承载着海的希冀。如盐无声,幸福在这里渗透进每位市民的心中。
“中国好人”郑巧玲称,“我理解的幸福,就是能为贫困的孩子多尽一分力” 本版摄影 现代快报记者 路军

大爱无疆 21个孩子共同的盐城妈妈

“郑妈妈”的事迹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郑巧玲告诉记者,在她身边,还有很多这样默默奉献的人。

在盐城市委党校服务中心见到郑巧玲时,她一身黑色棉袄,坐在空调效果欠佳的主任办公室。简单的办公室内,仅摆放着两张普通的办公桌。

面对记者来访,郑巧玲很开心地翻开相册向记者一一介绍她的21个孩子:今年18岁的哈丽米拉,6岁时父母去世,从小寄养在亲戚家,去年考取吉林财经大学;前年考取中央民族大学的加娜儿;去年察布查尔县的高考状元赵俊秀……

原来,2011年,通过来盐城市委党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员的介绍,郑巧玲了解到,新疆大山里还有很多孩子因为家境困难无法完成学业,甚至无法走出大山。“我少买一件衣服,就有可能帮助一个孩子走出大山,开启不一样的人生道路。”郑巧玲对记者说,“当时心里就想,要帮帮这些孩子。”

从2011年开始,家境并不富裕的郑巧玲每年资助每个孩子1000元,其中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直到他们大学毕业。“援疆工作不仅仅是市委、市政府和援疆干部的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郑巧玲的行为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孩子们会定期跟我汇报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上有困难也会及时想到我,都喊我‘郑妈妈’。”说这些的时候,郑巧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觉得这是钱和物质换不来的。”

“郑妈妈”的事迹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郑巧玲告诉记者,在她身边,还有很多这样默默奉献的人。盐城先后有26人及群体荣获“中国好人”称号,3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中有民兵训练基地教员、“70”后大学教授、环卫工人、社区民警、军队连队指导员等,来自全市各行各业,代表了全市的各个阶层。

近年来,以“厚德盐城”城市品牌为抓手,盐城市突出城市精神培育,秉承优良传统,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树宣传凡人善举和各类典型,着力打造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城市精神,以此引领城市发展,彰显城市魅力。

盐渎公园的早晨,是老人们健身的乐园。

城乡共惠 共享秀美城市

去年以来,盐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抓好城乡统筹,对镇域发展实行分类指导考核。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5.5%,提高1.5个百分点。

“总书记‘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期望,音犹在耳,责任在肩。”朱克江的压力和动力并在,他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作为江苏的农业大市,盐城的幸福建设需要从农村出发。

走在盐都区郭猛镇杨侍村,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洋房映入眼帘。村委王书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村里专门聘请上海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的专家对村庄建设进行总体设计,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已建成3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农民别墅、苏北一流的敬老院、医疗卫生服务室和40亩大的农民乐园。此外,该村还投入100多万元建造了幼儿园和小学,健身、教学设备齐全,按镇中心学校标准聘配教师。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全村产业转型,投资建设了稳强农业生态园。”王书记告诉记者,多年来,疏浚打捞业一直是杨侍村的一大品牌,但作为统筹城乡的试点村,杨侍村以“田园秀美,富庶文明”的思路和“新社区、新产业、新环境”的“三新”要求,因地制宜,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村级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杨侍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而今,生态乡村旅游成为杨侍村又一张叫得响的“名片”。继荣获江苏省“最美乡村”、“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后,在国家农业部2014“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评比中,杨侍村又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现代新村”称号。

去年以来,盐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抓好城乡统筹,对镇域发展实行分类指导考核。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5.5%,提高1.5个百分点。完善提升36个试点镇村建设规划,13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多亿元,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新镇区、新社区、新村庄。

街边公园,老人们在晨练

以人为本 转型发展拓福祉

一切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惠民,高品质的城镇化将是我们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又一支点。

“农民的口袋富了,生活条件好了,是不是就幸福了呢?”朱克江喜欢辩证地看待任何问题,“转型发展,走具有农业大市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共同繁荣,让人人都看得到希望,才是真正的幸福。”

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在哪?盐城着眼城乡公共服务制度的均等对接,城乡低保并轨,农村低保从每人每月295元,提到城市低保人均410元标准;城乡养老保险接轨,农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80元,上调到450元以上。

近年来,盐城市大力推进以人的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二元化”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举全市之力,创新联动,率先实现城乡供水、公交、低保、就业、垃圾和污水处理六个“一体化”,让“人的城镇化”有了现实模样。

农村地广人多、城镇建设滞后,是农业大市的基本市情。从这一实际出发推进新型城镇化,盐城市积极做大做强城镇,增强城镇承载能力,促进人口向城镇快速集聚。在实践中,盐城市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之路,强调规划引领,优化城镇空间结构;走注重内涵提升的城镇化之路,同步推进新区建设与老城改造,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县(市)城,加快生态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走富有特色的城镇化之路,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色、乡村特点、生态特质的生态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貌。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稳扎稳打。”朱克江表示,“一切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惠民,高品质的城镇化将是我们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又一支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6 22:53 , Processed in 0.2115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