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解放路。杭州的解放路从湖滨到钱江新城,见证了西湖时代的温婉到钱塘江时代的壮阔。沿着解放路漫步,沿途的一座座建筑记录和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和岁月变迁。上城发布特推出“行走的上城名片”专栏,带大家顺着解放路走一走,体味杭州的时光记忆与几代人的情感共鸣。
杭州第七中学
安定永续诚勤爱,这里有一份杭州对育人与美的追求
杭州市解放路50号,幽静巷子传来琅琅书声。从安定学堂到杭州七中,历经双甲子风雨磨砺,岁月见证了她的变迁与发展。
杭州第七中学的美术教育总会被人津津乐道。从解放路走出,到广阔天地,这所历经百年的杭城老牌高中,秉承“艺文兼修、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让艺术和文化在每位学子身上相得益彰。
安定风骨,弦歌不辍
假如时光倒流,追溯七中的悠久历史,可知解放路校区正是学校的起航地。创建于1902年的杭七中,前身为“浙江安定学堂”。这里不仅是现代教育和美术教育的先行地,也是“安定精神”的萌发地。
停乡试,废科举,兴新学,学校开创了杭州私立中学教育的历史先河。
薪火传衍,教泽绵绵。抗战时,学校先迁诸暨次坞,再迁象山墙头,后迁缙云壶镇,辗转千里,弦歌不辍。1939年学校招收高中生,改名为“杭州私立安定中学”。1945年数度迁址、辗转千里的杭州私立安定中学,终于迁回了杭州葵巷旧址,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56年2月,安定中学堂由市政府接办,改为公立,校名定为“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并沿用至今。1993年,学校在全市率先开设了高中美术特色班,2008年9月,杭州第七中学转塘校区在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建成,如今,拥有解放路和转塘两大校区的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教育集团,以“艺文兼修、协调发展”为办学特色,蜚声国内。
一路走来,杭七中经历了甲午风云、辛亥枪声,抗战烽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荣耀,一直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血脉相连。
早在一百多年前,陈纯先生任校长时制定了“诚、勤、爱”三字校训,勉励学生“诚以律己,真实无妄;勤以治事,自强不息;爱以达人,爱国爱群”。三字校训绵延百年,早已形成了七中独特的“安定精神”。
翻看七中的校友名录,一个个耀眼的名字跃然纸上。开国元勋陈叔通是七中最早的创办人之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项兰生是七中的首任校长;钱学森之父钱家治曾是七中前身—安定学堂的校董。茅盾、范文澜、何之泰、华君武、柯召、冯亦代等众多知名学者,都是七中人。
教育探索,特色示范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的美术教育源远流长。
《近现代浙江美术社团》记载:金牛会,1927年成立于杭州,由张鹿山发起组织,并兼任社长。该社是杭州安定中学内成立的一个漫画团体,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在中学校园内成立的最早的美术团体。七中美术特色班,是学校文脉的延续。
1993年学校确立了“学校规范加特色、学生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全市率先开设了高中美术特色班。学校目前在转塘校区和解放路校区均设有美术班,在“一校两区,两美归一”发展格局下,迎来了七中美术跨越发展的机遇。
美术特色班学生在完成普通高中规定课程的同时,要进行一定的美术专业训练。美术专业选修课程从学习内容上讲,艺术与人文并重;从学习方法上讲,实践与探究共存;从学习结果上讲,个性与共性统一。学校的专业教学特点可概括为三个兼顾:专业与文化兼顾,确保录取率;联考与校考兼顾,确保重点率;应试与素质兼顾,确保成才率。三个兼顾,是学校美术生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加大投入,完善美术教学设施。学校有学生专用画室54间,并建有1000多平方米的学生美术展厅、300多平方米的教师优秀作品陈列室和 800多平方米的名家作品收藏室,美术教学硬件设施在全国亦属一流。
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学校取得了丰硕成果,历年来美术特色班本科率达100%,九大美院的录取率接近50%。近几年,学校美术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08年转塘校区启用至今累计为中国美术学院输送新生1000余人次,此外还为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院、广州美院、鲁迅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江南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艺术高校输送了大量合格新生。
如今的杭州第七中学,拥有转塘和解放路两大校区。转塘校区设普通文化班和美术特色班,解放路校区设美术特色班。
“两个校区,根出同源,师资共享,资源共有。唯一的区别是转塘校区为寄宿制,解放路校区为走读制。选择文化班,可以就读转塘校区。选择美术班,愿意住宿的,到转塘校区;愿意走读的,到解放路校区来。”杭七中原校长张江英在接受杭州网采访时,曾幽默地表示,“美术、文化、走读、住校,排列组合,总有一款适合你。”
2020年,解放路校区重启,成为了一个设施设备先进、环境优雅别致的精致艺术校区,开启七中发展的崭新历程。
在安定学堂成立之初,先贤们明确了对后人的要求,“是社会中坚,是国民先导,责任重丘山,吾辈敢亏职守?正成德年龄,正达才时候,光阴争顷刻,诸生毋自蹉跎。”上联要求老师精心培育英才,下联要求学生用心攻读学业。先贤对后人的要求,落在“责任”“务实”的关键词上。着眼于社会责任,办出自己的特色,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切实有用的人才。
转眼,从解放路走出的杭七中历代前贤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教育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的七中人,依然拥有无穷的“生长力”——在不久前的开学典礼上,杭七中党委书记夏峰平如此勉励同学们。
“我们要立足于七中的特色和优势,坚持‘美育浸润,杭七先行’,全力打造中国美育标杆学校;在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劳动等教育方面深耕笃行,把培养全面、优秀、有个性的人才作为七中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发扬七中人的胆气与魄力,踔厉奋发,实干进取,为杭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资料丨区融媒体中心 杭州网
欢迎光临 杭州网论坛 (https://bbs.hangzho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