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流浪的日子(组图)
http://ori.hangzhou.com.cn/ornews/content/2011-02/21/content_3630797.htm
2月20日一大早,10多位杭州网义工聚拢武林广场,他们此行要去的地方是杭州流浪儿童保护中心。
出发前,义工们就约定好了:千万不要忘记带上“关爱”。 经过一个小时的驱车,杭网义工一行来到位于余杭区瓶窑大观山果园里场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义工们带去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器材,受到欢迎。 可爱的点点 在这里也有疼她的姐姐 在这些孩子中,有个叫“点点”的小女孩最吸引人眼球: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扎着马尾辫,卡通头饰,粉红的帆布鞋,套着白色的羽绒服。“点点”的出现,让义工们忍不住多看她几眼。 小家伙今年6岁,据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她的父母吸毒被抓,“点点”被送到这里。 “点点”一个人静静坐在健身器材上,来回摇摆着望着远处大哥哥大姐姐的玩耍。 有时,她会因开心的事,笑的“咯咯”,眼睛眯也成一条缝。大多时候,她的身边,都有几个孩子围着。 就在和记者交流时,一个比她大的小女孩突然从后面走了过来,双手蒙上“点点”的眼睛。“姐姐,我知道是你蒙的。” 就在记者好奇“点点”能准确猜出对方时,点点笑着说:“这个姐姐对我很好的,我一猜就猜到了。” “点点”还对着义工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我还会唱《小燕子》呢。” 和着节拍,“点点”唱着她自己学会的《小燕子》,在阳光下,她笑的那样灿烂。 将来打算当厨师的小阮 在这里过的很好 义工们带来的体育器材,一下子把安静的流浪儿童保护中心,活跃了不少。
“哥哥,跟我一起来打球。”一头卷发,穿着中心捐赠的红黑相间的外套,运动库,运动鞋,看得出这个男孩对体育情有独钟。
记者陪他打球的过程中,得知这个小伙姓阮,今年17岁,建德大同镇人,2月19日被送到流浪儿童保护中心。
“我对体育很喜欢,以前在学校还是校队的。”小阮蹦出的“以前”是指他上初中的时候,他印象最深的是还是在学校带过他的教练。“一个姓科,是在衢州龙游塔石小学带我的,那时还参加了县运动会,获得了铅球第一名。”
小阮说,他6岁时,父母离异,后母亲改嫁到衢州龙游,后来他在龙游上完了小学、初中。
“我中考时,成绩考的不好,连普通高中也没考上,所以想练体育的愿望不可能了。”
尽管有多所学校的职高录取通知书,但小阮还是放弃了。“家里条件不允许,我想还是早点出来打工。”但为何小阮来到流浪儿童福利中心呢?
小阮说,初中毕业之后,他就一直想找份工作,就想到了比自己大7岁的哥哥。小阮的哥哥目前在杭州一家快递公司上班,他也把来杭州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哥哥身上。
2月19日,小阮只身一人来到杭州,但他把哥哥的手机号码抄错了,所以一直无法联系上亲人,后被送到流浪儿童保护中心。
“这里的叔叔阿姨对我挺好的,不过现在工作人员也帮我联系家人,应该很快就要回家了。”
小阮说,现在不能往体育方向发展,他想未来能当一个厨师,等有钱了自己开家小餐馆。见到义工一行的离开,小阮眼里充满了不舍。
这里的孩子更需要社会关爱 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中心有儿童50名左右,其中智障儿童约10名,男孩居多,年龄约12-16岁,儿童来源多为杭州市内各社会救助站。
一天的义工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孩子们甚至还没来得及收拾石凳上的象棋残局,就蜂拥来到操场中央,要与义工们合影留念。
看到孩子们,我还是想起了义工们出发前的那句话:千万不要忘记带上“关爱”。
2月21日,原本昨天是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但这里的很多孩子,却只能在流浪儿童保护中心度过。
虽然这里的工作人员也是悉心照顾,但从他们的眼神里,可以读懂他们的心情:他们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需要有个完整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