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2|回复: 13

<<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了《家》,家中必然有故事,本文就是记载了小金宝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
  
  老早晨光,人总是迷信,生了小孩后总会算算命,排排八字,查查五行(金木水火土)。看看孩子缺少啥?如缺金,他(她)的名字里就有带金的字,如鑫啊、钢啊。金宝缺木,所以他的名字中就有一个字带木。父母总怕养不了他,还给金宝找了二个干娘,干娘取的名字一个叫寄生,一个叫金宝。
  
  金宝父母一辈子也没能住上自家的房屋。金宝父亲原是小店官,土改时却没分上房子,所以一直以来全是租别人家房屋居住。
  
  金宝从记事起,只知自己小时是住在山里阿奶家,在山上的家住着金宝和阿奶二人,原先小时的记忆中却没有父母的影子。有时小金宝淘气,阿奶骂他,小金宝却会拿起门闩打阿奶,也不管拿不拿的动。
冬天山上较冷,阿奶怕冷,晚上就用铜脚缸取暧,谁知时间一长睡着了,一不小心踢翻铜脚缸,二人碰到倒翻的火星烫得逃出了眠床,还好没有发生火灾。
  
  高山上没地方好玩,出门见山,山上有的是树木毛竹。平时也就是同一些小伙伴在毛竹树林中追追打打,也没人教唱歌什麽的。记得后山有一个大戏台,这个地方也是他们小伙伴经常玩的地方,也无非玩些舞捧弄枪的。

  有次小金宝一人在小溪塘中玩水,一个不小心掉了下去,正当无助时多亏被人救起,总算大难不死,不然世上也没了金宝此人啦。

  金宝八岁时,父亲来到山上,要小金宝随同回县城。可笑金宝却不愿随父亲下山,在父亲诱导下,金宝总算随来到县城。多年后金宝重回山上的家,阿奶早已去世,住过的家早是一片废址。这就是金宝住过的第一个家。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联兴老刘 于 2010-1-1 10:51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妖坐沙发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县城后,先是租住在缸甏弄的陈家院内。进入陈家院大门二边是厢房,厢房后是一进大厅。金宝家住的是西边一底一楼的厢房,底层烧烧吃吃,楼上是全家睡觉的地方。出陈家大院是条小路,一头往东转弯向北到小珠桥,一头是往南转入鲍家词堂。
   
   过鲍家词堂就是马家弄了。马家弄是丁字形,横头是从南到北,直头是从东到西。听母亲说早先在丁字路口的二层木屋住过,那时的金宝幼小根本想不起来住在此地了。
   
   唯一记忆是听母亲说小金宝在晚上睡觉时,一个不当心从床后溜出,掉在地板上,再从楼梯上滚到楼底下,只吓得母亲魂飞魄散,好在是冬天,衣服穿得多,也是命大福大,总算没事。
   
   金宝住陈家大院记忆最深的事,也是最讨债的事。晚上母亲给金宝洗脚,拿来茶壶热水冲冷水,想不到小金宝伸出了脚来接茶壶中的热水,刚接上就烫得金宝哇哇大哭,脚给热水烫的全是水泡。
  
   冬天脚烫伤不能穿袜子,只能上了药膏包上布来保暖。苦了母亲早晚背进背出一步也不能离开。随着大弟的出生,全家又搬离了陈家大院。算起来这是第三个家啦。


[ 本帖最后由 漫卷云舒 于 2010-1-2 19:2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多久全家搬迁,新家在县城人和弄。人和弄从东到西,东边连接大街,西边是横转的另一条小弄。往北是观音弄,大师是观音菩萨,由于弄内有观音庙,所以经过庙边的弄堂就叫做观音弄了。
   
   人和弄中间还有条小横弄,弄是半条,到底后没有出路可行,里面全是人家。新家在横弄底的小台门里,当然此房也是向房管所租的。面积不过30几个平方,二层楼,底层木地板,楼上木楼板。此屋原是栈房,中间用木板隔开后往着四户人家。一户是斯大妈二夫妻,一户是赵师母家,还有一户姓陈的。
   
    小金宝全家在此住了蛮长的时间,在小金宝的记忆中,平时父亲就回家吃饭,晚上从不在家住,就在店中过夜。父亲的一生中调动过好些工作,但他总是以店为家,白天勤勤恳恳工作,晚上守店过夜。家中一天到晚就母亲、金宝和大弟三人。


    在新家金宝记忆犹新的第一件事,就是碰上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当时好大的风雨。县城的大溪洪水涨的满满的,母亲看房屋有点危险,全家搬住到外婆家暂住,好在当时决策正确,台风过后回家发现后墙早就倒塌了。

    当年的洪水冲垮大塘,凶猛的洪水从西边观音弄涌入,外婆家就在弄底,洪水一直涨到一人多深。父亲回来抱着小弟拉着母亲先行出去,金宝正在哭着时,解放军叔叔游进来背了金宝出去。被淹的人家临时住在手工业俱乐部,逃离家中的好些人都席地而坐,过了好几天哩。

   那年的洪水真的好大,后河头所有桥梁冲垮,逃离镇上的好些人一直到洪水退了也没法回家,直到用飞机空投食品才解决逃离家中肚饱问题。

   小金宝在此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小学第一任班主任是童老师,后来童老师去进修,自此后再也没见过她。童老师教金宝时还是个姑娘,由于金宝家穷,读书也交不起学费,几块钱的学费还得分几次才交完。


[ 本帖最后由 联兴老刘 于 2010-1-4 19:33 编辑 ]
发表于 2010-1-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家字后感觉温暖,期待老刘及时更新;看看小金宝的命运会不会苦尽甘来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宝头上生了疮,疮痍满目没钱看,童老师想办法弄来了药膏,最后才治好的。童老师走后接任的是汤老师,汤老师教了一年吧,又调到杭州去了。三年级是孙老师教的,孙老师身体多病,期间是塘栖来的吴老师代课。
   
   叶帮良老师接任后一直教至小学毕业。小金宝读书还算用心,但他不喜欢数学,不喜欢唱歌。他却喜欢语文、历史、地理,平时写点作文还蛮好的。小学毕业考试写的作文,在后来的升学考中给其他同学作了范本。
   
   金宝八岁时小弟出生了,小弟聪明漂亮,人见人爱。那年洪水后,屋后的墙倒坍后房管所给搭出一披,为方便进出在后墙开了个后门,从后门出去就是观音弄。5岁的小弟到观音堂前的道地玩耍,晚上回家时病了。
   
   那时家中真苦哪有钱给小弟看病,金宝母亲听人家说,甩甏能免灾消病,真当迷信,有病不看甩甏哪能治病啊!后来再也挺不过去,送到医院也太迟了。
   
   小弟死后,金宝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可人死哪能复生!后来叫了个什么娘舅的,打了一口小棺材,在晚上时叫金宝一起去偷偷埋了。
   
   金宝母亲本来体质较差,平时也体弱多病。小弟的去世对她打击蛮大,生了一场大病在杭州红会医院住院了。
   
   此时全家大乱,家中的主心骨,母亲不在,父亲要顾工作还要照顾二个孩子,晚上还要到杭州看望妻子。小小的金宝担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平时还要洗好菜等父亲回来。一个小男孩子担起了家中的重任,这到还没啥,最难的是家中拉尿和屎的马桶,满了总要倒掉吧,从楼上拿下来却是最大的难题,一倒翻可是不得了啦.早先的马桶是高脚的,上边是宽宽的一圈,人坐在上面拉屎和坐在现在的抽水马桶上一样,蛮舒服。兄弟二人只能小心翼翼抬下,总算没出过大事。
发表于 2010-1-6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联兴老刘 于 2010-1-1 19:26 发表
也是最讨债的事


这些方言用得有趣,我们南方人明白什么意思。就是不知道小妖和云舒她们能不能看懂。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宝12岁那年,大弟也能上学了。可大弟不知是怎么回事,就不想读书。特别在夏天就更不愿去学校,每天在溪中玩耍,所以小学没毕业就闲学在家。金宝工作后大弟跟着做了段时间小工,早上睡懒觉还不能准时上班,力气也小。

   本来大弟能招工进当时的机械厂,可有人说大弟小学没毕业,最后工作也泡汤。好在有个好身体,征兵时体验后参军去啦。部队是个大学校,他在部队学完了初中、高中文化。从部队回来后一直在省城工作,再过几年也能退休喽。

   金宝14岁那年小妹出生了,那时生活困难,生小孩也不会到医院去,不像现在一定要到医院生小孩。能叫个接生婆帮忙接生一下蛮好啦,在小妹出生前,母亲与金宝说好,到时由金宝和大弟叫接生婆。

   谁知晚上半夜时金宝母亲突然肚子痛了,母亲急叫金宝赶快去找接生婆。半夜三更,可怜金宝与大弟二人一起找去,当时只知接生婆在城内,可不知在哪间屋里,问了多家后才找到接生婆。菩萨保佑,福大命大母女平安,总算无事。

   小妹的出生,一家五人就金宝父亲工作,家中的生活真当困难。微薄的工资要供读书吃饭和一切开支,金宝母亲在此情况下决定去卖茶水,她在大师弄口放了个茶水摊,一分一杯一天到晚也没卖了几杯的,不过也总算赚几毛钱啦。

   看来做生意还能赚点钱,为了补贴家用,到了有番茹和玉米的季节,就买点番茹和玉米烧熟再卖。清明时节做点迷信元宝和标目纸买买,东弄弄西买买,全家人苦苦地总算渡了过去。

    金宝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看到理发店中用报纸做成扇子的土风扇,仔仔细细地观看一遍,原来是用多层报纸夹在一起做的。最上面用竹片夹牢,用三根绳组成三角形,挂好后,到一定的角度形成一根,通过滑轮由人在下面拉动,产生风时给人带来凉风。金宝回家也做了一只,全家吃饭时由金宝拉动,大家也享受了土扇带来的凉风。大弟吃好后由他拉动,金宝再吃饭,邻居们见了直夸聪明。

    早年的夏天是没凉拖鞋鞋,有人用木板做成拖鞋,穿在脚上干净又舒服。金宝见了也照样做了双穿穿,夏天的晚上拍拍的拖着,看到人家惊异的眼光,金宝别提有多高兴啦。

[ 本帖最后由 联兴老刘 于 2010-1-6 18:3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子的玩具有旋螺佗、皮带枪、火纸炮枪、滚铁圈。这些东西全是金宝自己做了玩。当然砖头上滚铜板、霹洋片儿、打弹子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小时的金宝特喜欢看小人书,大街上有个摆小书的摊位,管理小书的是个大爷。看本小人书一分钱。金宝向父母要来的钱总会想法省点下来,就去看书,化了一分钱,从头到尾看它好几遍,一坐就是半天。大爷爱好抽烟,那时太穷,买点烟抽也不容易,他有时就会拾人家吸后的烟蒂,弄干净后再抽。金宝有时就帮他去捡烟蒂,作为调换,大爷就会给书看。金宝更喜欢看连载小人书,《三国志》、《西游记》、《水浒》、《铁道游击队》都是喜欢看的小人书。后来金宝自己也搞了些小人书,每当星期天就在家后门摆好,让同弄堂的小伙伴们一起看,噶晨光的金宝别提有多自傲了。

   学校上学时同学之间兴起了集邮,金宝也爱上了集邮。当时集的邮票全是使用过的,一张头的邮票最好集,最难集的是整套有好几张,这样只能慢慢地集起来。有时为了能集到整套中的一张,必须拿出自己最好的邮票与同学调换。到小学毕业金宝一共集了36套,其中有抗美援朝的,有人民公社好,这套有12张。还有储蓄的邮票,有祖国各地建设的。参加了工作后,放在家中不知怎么会少了好些,留存了没几套全交女儿收藏。

   学骑自行车也是金宝最开心的事,早先县城后河边有个车行,车行里有租借自行车的。每当没事时,几个同伴合并一起租辆自行车学习骑车,老镇的大操场是学车的好地方。一人骑车,二人管牢,一会工夫再换一人学习,时间不长几个同伴全学会了。第一次租车去公路上骑,当时一起的有四人,正骑得意忘形时,一个转弯突然见到汽车,哈哈,四辆自行车全冲到边上的菜地里啦。熟练了大家一起租上几辆,几人一起悠者悠者去溜一圈,在年轻时可真是最爽的事啦。

   金宝母亲是家中的主心骨,全家的吃喝拉撒全由母亲负责。母亲心地善良,从不与人争长论短,也不多嘴多舌,获得周围的邻居称赞。金宝母亲因其父亲有病自幼被卖来县城,原是做小丫头,后来被何家的大太太收为养女,可惜大太太去世的早,不然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成家后应金宝父亲的要求没参加工作,天天围着锅碗瓢盆转,每天是柴米油盐酱醋,一辈子做了个家庭妇女。

[ 本帖最后由 联兴老刘 于 2010-1-10 16:14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联兴老刘 于 2010-1-6 18:36 发表
用报纸做成扇子的土风扇


这段有趣。金宝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发表于 2010-1-11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联兴老刘 于 2010-1-10 16:11 发表
旋螺佗、火纸炮枪、滚铁圈,霹洋片儿、打弹子,看小人书


金宝玩的,也是我小时候玩过的呢。[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本希望金宝继续上学,因为家里实在太穷,父亲一人工作,微薄的工资要养四人,金宝想想再也不愿上学。
   金宝16岁小学毕业,本想顺利找到工作,可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动员工作的人员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多城镇居民因城里生活困难自愿下农村,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没法找到工作。
   金宝毕业后整整在家待了三年,噶三年中金宝啥活都干,有小工做就做小工,没小工做就与同伴找了块地一起种毛豆、玉米、番茹、小麦。这块地最后一次种的是毛豆,毛豆老了是黄豆。金宝与同伴在收获时,有一人叫道:“谁叫你们种的?”吓得二人逃掉,事后再也不敢去收黄豆。
    没事做就与同伴上山捡柴,有一次因出门较晚,游游荡荡到了山上,等捡好柴下山已是天黑,多亏山里人好客,看几个小鬼罪过,烧好饭菜请金宝他们吃。并与金宝们说:“天晚了先回家,过二天半夜时进山挑柴,凌晨进山挑出来没人拦。”由此一斑可见当年上山捡柴的辛酸。
    说起捡柴金宝想起吃青梅的事来,上山最怕口干,山水虽多,就怕不卫生。有青梅的时候带上几颗青梅就好了,在口干时拿出咬一口,呵呵,可胜过喝十口水啦。
    除此之外下池塘摸螺丝,摸鱼的也是家常便饭。由于经常在水中摸螺丝、摸鱼的,金宝生了血吸虫病。等到年龄及格征兵才发现此病,最后当兵也不成,当然这是后话。
   金宝全家住横弄底算来应该是第四个家了,金宝在此渡过了难忘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在家待了三年,总算有了招工机会。参加工作后金宝按单位要求住到单位去了。可家中的故事还在延续,大弟部队回家、工作、成亲。小妹学校毕业、工作、出嫁。父亲退休、生病、后来病故。母亲生病及病故等等,当然这是另外的故事啦!

   本文根据金宝口述整理而成,家中发生的事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好些金宝也回忆不起来。想想也真当可怜,金宝父母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没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留下最宝贵的是:在清明时能到坟上扫墓的仨兄妹!


                                                                                        注:全文已完.

[ 本帖最后由 联兴老刘 于 2010-1-13 18:41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4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子不代表家.家就是父母和儿女们在一起的那种情.金宝的父母虽然没有房子,但却有一个温暖的家!
发表于 2010-1-16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翔小孩 于 2010-1-6 12:20 发表


这些方言用得有趣,我们南方人明白什么意思。就是不知道小妖和云舒她们能不能看懂。


我属于前一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3-29 03:17 , Processed in 0.20837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