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标题: 草桥遗址就在望江路-贴沙河上 [打印本页]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19-9-3 22:57
标题: 草桥遗址就在望江路-贴沙河上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9-5 13:13 编辑

微信公众号《浙江新闻客户端》今天下午推送题为《维罗纳与杭州 中意爱情之都今天见面啦! 的报道(2019-09-03 16:00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曾艺 马赛洁 通讯员 潘珊 斯金叶 编辑 赵路 王佳,称脍炙人口的梁祝故事是杭州标志性民间传说,其中城外草桥结拜是整个故事的开篇,但由于草桥遗址一直无法考证,长期缺乏物理空间,这对于梁祝文化的系统展示,是一个重大的缺憾。“ ——————————
草桥、草桥门的来历和位置,在下早就做过考证,但是结果 依然“缺憾重大”,而且 更大———— 草桥遗址,在 今望江路上原先浙赣铁路道口东侧的贴沙河上,相当于 现在望江路铁路、水路和自行车 下沉盘旋立交桥(跨江城路)的东头。 方志 新造的“草桥亭”两个街区。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19-9-4 10:56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9-4 12:16 编辑

对于我们从小在杭州出生、长大,现在年纪超过60岁的“老杭州”来说,“草桥”的名气,远远没有“草桥门”来得大。不过,“草桥”作为地名,南宋就有了,而“草桥门”,则要到 元朝末年拓建杭州城之后,明朝以来才致成为“热门”的地名。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一记载道:“南新草桥 ,富景园东,城南左厢”。 “富景园”,就是现在称为“德寿宫遗址”的宋高宗当了太上皇之后的宫苑(位于今望江路北、建国南路西,包括现在的 方志馆 和 新造的“草桥亭”也就是胡雪岩 帐房先生汪某的“汪宅”的范围。见《咸淳临安志》卷十三所所载)的东侧偏北处。


[attach]4954416[/attach]


[attach]4954417[/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19-9-4 15:30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9-7 18:42 编辑

民国2年(1913),杭州城墙全面拆除,其中东城墙北起清泰门南到候潮门的一大段被拆除后,辟为基本呈南北向的大路,分别命名为、下羊市街、车驾桥直街、候潮门(雄镇楼)直街 等。1953年上下羊市街始称江城路。1981年,撤销各段路名,统称江城路。现在从“地段”上讲这条属于杭城中心城区的通衢大道,虽然在清以前直溯明、元,都是“钱塘自古繁华”之地,但后来到了20世纪,有大半时日只能说是城区的东部“边缘”,浙赣铁路就在其东侧沿贴沙河修筑,杭州火车站则设于清泰门以南的城垣附近而被称为“城站”。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民国之初,杭州城区的建设发展实在是既无规划、也非常短视的。这也为后来草桥遗址的“无法考证”一定程度上埋下了隐患。


民国14年(1925)杭城街巷图-相当于今望江路的局部(下图)
[attach]4954442[/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19-9-4 20:18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9-7 18:44 编辑

到了20世纪80年代,尤其进入21新世纪之后,杭州的建设发展堪称日新月异,而城市基础设施资源配备滞后的历史欠账,也一度造成相当严重的阻碍与拖累,矛盾十分突出。例如草桥遗址所在的浙赣铁路-望江路道口,就曾经是交通堵塞严重的“症结”难点所在。


[attach]4954461[/attach]
1980年代浙赣铁路-望江路道口的常态情景。“自行车族”在列车行将经过、安全拦干已经放下后,仍然推着马儿快速、紧张地通过以便能“抢回”一点时间。(图片采自网络)。

于是,在这个道口尽快建造人、车分流和道路、铁路、水路分开各行其道的公共交通立交桥的事项,经媒体不断报道后便提上议事日程并付诸实施。2003年,望江门公共交通多用立交桥竣工投用,也就是本文开头就已言及的那座“望江路暨铁路、水路和自行车下沉盘旋上升通过的立交桥(跨江城路)”,它对明显减轻该地段的交通堵塞和延误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然而与此同时,像“草桥”这样有来历、有故事、有潜力的古迹遗址,连同其固有的历史、人文和生活环境氛围,也一起被“遮蔽”和“湮没”了。这是城市建设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也是早先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中缺少科学、宏观、久远而精细的考量与打算,终于要被追踪缴纳的“学费”。


作者: ngct1999    时间: 2019-9-4 21:37
草桥门外粪担儿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19-9-4 21:51
ngct1999 发表于 2019-9-4 21:37
草桥门外粪担儿

"活脓倒臭童元帅"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19-9-4 21:54
不过,话说回来,“浙江新闻客户端”专题报道中所谓草桥遗址“无法考证”的说法,也是有失偏颇的。考证确实有难度,并不等于“无法”进行。事实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关部门就已经对草桥遗址做过考查并得出过准确的判断。在下手头有一张1982年绘制的《杭州城区老街巷地名图(中山南路附近)》,图上,就有“草桥”的明确标注。
[attach]4954464[/attach]


[attach]4954463[/attach]


至于“浙江新闻客户端”推文报道称“组织专家论证、比选遗址方案,最终选择在方志馆围墙外空地复建草桥亭”,依我看恐怕由于受到时间紧迫的压力而显得仓猝了一点。不是吗,看不到河港的“桥亭”,是很难不让人疑窦丛生的?至于“桥亭按古代营造法式,采用木结构复建。此亭暗藏宋风,参考了孤山的放鹤亭和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云云,见仁见智,行家自有识断,此处且打住也罢。


作者: ngct1999    时间: 2019-9-4 21:55
婆留乡人 发表于 2019-9-4 21:51
"活脓倒臭童元帅"

有这一句?还是你自己编的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19-9-4 22:28
ngct1999 发表于 2019-9-4 21:55
有这一句?还是你自己编的

哈哈 子曰:无一字无来处。此语出自 吾杭  范祖述 老炮儿的《杭俗遗风》
[attach]4954465[/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19-9-5 13:33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9-5 15:08 编辑

最后再添一点说头。我想,肯定有网友会问:你为啥说“草桥门”要到元朝末年拓建杭州城之后,明朝以来才致成为“热门”的地名?

即个么,当然是有史料依据的————

依据一,明朝许应元《陭堂摘稿》卷十三存有一篇《草橋先生傳》,专写身为“学者+孝子”的杭城布衣 郎瑛先生 的生平:

[attach]4954491[/attach]



许应元(1506~1565)字子春,钱塘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以刚介闻名,廉白自持,累官至广西布政使,有治声。他工诗文,著有《许水部集》三卷。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19-9-6 00:17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19-9-7 21:59 编辑

依据二,清康雍乾三朝的杭州大诗人厉鹗在《东城笔记》卷下,编存有一条题为《郎仁宝》的随笔:

      郎瑛,字仁寳,正、嘉中仁和诸生。与马浩澜洪、王天碧澄、金玉泉珊、王荫柏一槐相友善。居草桥门内景隆观前,自号“草桥子”。博综羣书,恣意搜讨,于进取泊如也。有爱之者曰:“如后时何?”瑛曰:“吾已委身载籍矣,尚复与诸少年龂龂争甲乙耶?”因作脾对以见志,著《七修类藁》五十五卷行于世,其中考订精核,间有纰缪,然多旧闻逸事。与瞿宗吉《归田诗话》、徐延之《蟫精隽》、呉乐闲《武林纪事》、姜叔明《蓉塘诗话》、沈懋徳《两湖麈谈》、田子艺《留青日札》、陈贞亭《禅寄续谈》并称吾乡前辈著述之传世者。




按,郎瑛撰《七修类稿》,是公认的史料笔记名著,至今为学者所重视和撷用,他家住草桥门内、景隆观前,以“草桥子”作为自己的名号,平生事迹靓丽,著作精彩。像这样的名家、名著同草桥门关联在一起,且被同时人和后学者加以记录而津津乐道,从而在客观上间接扩大了“草桥门”名声的传播,乃是不言而喻的。仅由此观之,说草桥遗址并非“无法考证”应当并不为过吧!比方说,2009年2月发表的学术论文《明代学者郎瑛生平与学术述略》(作者:黄阿明)中,就在介绍郎瑛生平时提到过他自号“草桥子”。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19-11-3 11:21
望江门直街 回眸 图源来自网络
[attach]4957794[/attach]





欢迎光临 杭州网论坛 (https://bbs.hangzho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