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31|回复: 1

古老的风筝技艺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有一批人有这样的愿望,想做这样的事情,想保留民族的文化,把它真正的东西挖掘出来,让更多的人喜欢它、传承它,这个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前方的路很长,我想我会用一个甲子的时间去做它,做一个真正民族风筝文化的守望者和开拓者。”国家非遗曹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缪伯刚这样说。

缪伯刚(右)与师傅孔祥泽

       2013年6月4日,“风筝寻梦俱乐部”在丰台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 缪伯刚以“完善小康,志在大同”为使命,致力于中国风筝及相关文化艺术的发展,搭建合作发展平台,为使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而努力奋斗。风筝寻梦俱乐部目前核心作品便是曹氏风筝和不对称风筝。
曹氏风筝,红楼梦长

       风筝寻梦俱乐部顾问,孔子第75代孙孔祥泽先生在幼年时非常喜爱风筝这门民间手工艺。“曹氏风筝工艺”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民间文化、南北扎制技术的精华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制做流程为:扎、 糊、绘、放,工艺具有独到之处。其保存了21首扎制口诀歌诀很有特点。它的43种技法中保留下来的20种制作工艺,做工细腻、用料考究、绘制精美、放飞富有情趣,其中拟人化的扎燕凸显了北京特色。



       北京风筝的代表是扎燕,如何在人格化的扎燕图案中使其传神呢,曹雪芹在肥燕歌诀中写到“两目凝神须下视“, 说时容易做时难,虽然是轻轻一点,左右两笔,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画比翼燕风筝时要“瞳仁侧向中位“才能达到“左顾右盼,情意互通”的效果。画雄燕“眉眼两梢舒展上扬”才有英气,画雌燕要小口如樱桃才显“女性抿口微笑”……全书中这样的心得肺腑之语比比皆是,毫不保留。

不对称的风筝,照样高飞
       在我们的常识里,风筝是因为其中心对称的结构,才能够在风中扶摇直上、平稳飞行的。可是,不对称能叫风筝吗?还能飞吗?
      
       享誉中国风筝界的传奇人物——马捷如老师经过四十多年的拜访和研究,如今将不对称风筝玩出了名堂和门道,玩儿的大放异彩。缪伯刚结识马捷如以后,深深折服于不对称型风筝的艺术魅力,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收集整理马捷如不对称型风筝代表作品为其结集出版,《不对称型风筝》一书的面世,不但实现了马捷如的平生夙愿,而且是中国第一本系统介绍不对称型风筝的经典之作。



       2012年9月,缪伯刚携带马捷如的部分不对称型风筝作品,出席了在马来西亚举办的“马、中、新”风筝交流会。不对称型风筝再次以他独有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评委们的心,一举荣获“最佳传统设计奖”。马六甲洲首席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阿里高度评价不对称型风筝,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闪耀着艺术的光芒。

       领导说,这里是一个最具中国风筝文化韵味的私人会所;企业家说,这里是一个非常优雅温馨的小茶室;朋友说,这里是一个非常有品味的工作室。不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可以肯定地说,“风筝寻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风筝文化产业的美好未来,让我们感受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这里的风筝作品,这里的风筝作业本,这里的风筝邮票,这里的风筝明信片,这里的风筝书籍,这里的风筝茶具等等,都会让我们回想起那个纯朴的年代,那些令人回味的童年时光。在这里,你能欣赏到古朴悠远的风筝文化艺术,你能品味到醇厚浓香的茶茗,你还能领略到风筝文化熏陶下的意境深远中国茶道元素。
发表于 2017-12-1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4-20 05:17 , Processed in 0.17264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